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丹娜絲颱風0712》麻豆文旦被風吹落,被愛接起,近千人湧進麻豆,幫忙撿落果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7月24日09:57 • 發布於 07月12日13:00 • 上下游新聞

(0715 更新)麻豆農會估計,7 月 12 日至 13 日已清除約三分之二落果,7 月 14 日至 7 月 15 日清除進度近 100 %,目前不需撿果小幫手,但需要貨車不限大小,任務是幫忙將路邊綁好的落果,一袋袋載運到清潔隊處理。

今天的麻豆很熱鬧,來自全台各地的成百上千人一同來到麻豆,在滿是文旦柚地毯的果園裡,幫忙撿拾被颱風吹落的果實。果農們北漂的孩子趕回家、外縣市的農民來幫朋友,更有大量志工為素昧平生的柚農捲起袖子,有的志工是孩子,跟著爸爸媽媽一同前來;有的志工一頭白髮,在果園裡則手腳利索,一點不輸黑髮人。

麻豆區農會事前收到 200 人報名撿果,但第一天實際到場參與者超過 500 人,且有更多志工直接聯繫認識的果園,媒合、安排工作的青農們儘管自家果園還未清園,仍優先讓志工先幫忙老農。

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許多老農年事已高,這次國人幫忙舒緩了麻豆的壓力,麻豆農民感受到國人的熱情和溫暖。而對許多志工來說,有別於以往買柚子支持農民,這次撿果是陪伴、給予農民繼續務農的支持。

風災過後,近千人湧進麻豆幫忙清除落果。(攝影/林怡均)

太子宮得來速,農會、青農媒合農民和志工

本次志工來自四面八方,昨(11)日便有人組團前往柚香甜有機農場,近 30 人半天裡撿起 4 萬斤文旦柚,讓果農不再發愁,也有新竹人直接向果農報名,而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今(12)日上午 7 點多,便接到一組十餘人志工,「凌晨一點半就從台北開車下來幫忙」,且許多人未事先報名便當日驅車前來,讓她驚訝又感動不已。

農會表定上午 8 點於太子宮集合,但才 7 點多,現場便滿滿志工驅車前來。媒合方式為「得來速」,有需求的農民現場登記需求的人數,可留在原地等待或在果園裡等電話通知,每車義工報上人數,農會現場媒合,一旦媒合成功,義工便跟著農民的車前往果園撿果。

麻豆青農聯誼會、農會人員現場媒合志工與農民。(上、下圖,攝影/林怡均)

孫慈敏與農會人員全程坐鎮,招呼志工也關心柚農,而麻豆區青農聯誼會幹部們也義務支援,會長李佳翰更全家動員,在現場指揮交通、聯繫農民,甚至接駁志工,忙錄不為自己,而是優先將志工禮讓給年事已高、體力有限的老農。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右)全程坐鎮,麻豆青農聯誼會會長李佳翰(中)出動全家,並優先禮讓志工給老農。(攝影/林怡均)

開車、搭計程車前來,退役軍人熱血相挺

這是麻豆區農會第一次籌辦撿果行動,孫慈敏坦言,有民眾願意來幫忙,因此農會才作為聯繫、媒合窗口,但因過往沒有經驗,事前相當忐忑,因為撿果必須不斷彎腰、搬運則是粗重的工作,擔心志工不習慣、無法負擔,意外的是,前來的志工都不怕辛苦、非常願意在田裡流汗。

志工一車接一車,有騎腳踏車、機車的個體戶,也有開車的團體組,更有人特地搭計程車前來。有的志工特地南下,打算連續兩日都來幫忙撿果;有志工全家出動、帶著孩子撿果。對於所有前來志工,麻豆區農會送上補給品,在烈日下適時補充維他命C。

麻豆區井東里的果園裡,一早便有一組紅衣人正在撿果,紅衣人各個體格健壯,手腳俐落,紅衣上印著海軍陸戰隊,們並不是現役軍人,而是退伍的海軍陸戰隊隊員,總召向《上下游》表示,本次颱風重創南部,網路上看到麻豆果農需要人手,發訊息詢問後便有 30 多人報名,「即便退伍,大家的心還是一樣熱。」

有的志工全家出動,在柚園度過親子時光。(攝影/林怡均)
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自主揪團 30 人加入援農行列。(攝影/林怡均)

撿果如投籃,穿梭果園戴安全帽最Safe

麻豆區農會統計,今 (12) 日在太子宮媒合的志工將近 500 人。而有許多未報名的志工是自發直接聯繫果園,估計志工實際人數可能破千,《上下游》前往麻豆前,也收到安平靈糧堂來訊,對方表示,今(12)日將直接到麻豆,幫助有需要的果園。記者也親自下場,原本以為撿果很輕鬆,事實上不然。

落地的文旦柚隨機散落一地,撿果必須彎腰、集中集中再集中。文旦柚果實大,一個手掌一次一果,就近擺放的果籃如同籃球框,多人狀態時可採傳球模式,人手不足時則可採投籃模式,依據所在位置遠近不同,可禁區內入籃、空心入籃或是擦邊進籃,只怕擦邊不中,又要撿起重來。

撿果的同時避開果樹枝條、避免碰掉剩餘掛果。草生栽培的果園樹距開闊,人的活動空間相對大,撿果較為輕鬆,但傳統密集栽培、柚樹低矮的果園則是障礙重重,撿果猶如玩電流急急棒,前進、低頭、抬頭稍有不慎,便會被樹枝打到。許多果園裡可見親子闔家出動,身高較矮的孩子在果園裡穿梭無礙,不必擔心撞到樹枝,反而跑得比大人快。

國三剛畢業、要升高一的陳哲雋、方品文,今(12)日臨時被找來幫忙撿果、搬運。身材高大健碩的兩人,會開農地搬運車,搬起一籃數十斤的文旦,顯得毫不費力,但穿梭在幼樹低矮的果園裡,高大的身材卻成了行走障礙,搬運過程不斷被樹枝撞到頭,兩人最後乾脆戴上安全帽搬果。

穿梭在果園裡,怕被樹枝打到可以戴安全帽。(攝影/林怡均)

農民最知農民苦,蓮霧農挺柚農

其他縣市的農民也伸出援手,例如:桃園市青農聯誼會組團南下支援、台南市青農聯誼會集體動員、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提供大量麻布袋,以利裝運文旦柚。有的果園有親友相挺,例如:皓柚園。園主陳柏仰事前在社群媒體分享志工資訊時,便鼓勵有志者向農會報名,優先幫助年事已高、體力有限的老農,但他的果園裡仍出現許多親友。

來自屏東的楊鈞賀是專業蓮霧農,去(2024)年三颱重創高屏,他的蓮霧受害,眼見今(2025)年丹娜絲颱風摧殘嘉南,他深知受災農戶的痛苦心情,「蓮霧產期長,我們心都很痛了,更何況是一年一收的柚子」,看到朋友傳來的照片,他趕緊結束蓮霧園工作,便開著貨車前來支援,「現在災區最需要貨車」,並幫忙撿果、搬果、載果。

阿勾平常是搭鷹架的工人,他習慣打赤膊,不怕曬太陽,撿果、搬果保持笑容。搬果是全程最粗重的工作,每籃文旦數十台斤,每台貨車動輒 10 籃、20 籃起跳,搬上車後要開往清潔隊,再度搬起、倒出,阿勾不斷來回搬果、倒果,今(12)日至少搬了上千斤,但他並不覺得累,「至少累了可以喝水、聊天休息,比搭鷹架輕鬆多了。」

屏東蓮霧農深知颱風對農民的傷害,結束工作後便開貨車北上支援柚農(攝影/林怡均)
做慣勞力活的阿勾幫助柚農朋友,顯得輕輕鬆鬆。(攝影/林怡均)

撿果是支持的實際行動,果樹還在就有希望

阿達是陳柏仰的客戶,也是朋友。昨(11)日,他便前來果園關心,見到滿地落果後,二話不說就開始幫忙撿果,今(12)日也驅車前來。在他看來,沒有任何果農願意遭遇颱風,朋友遭遇天災、整年努力毀於一旦,「幫忙是理所當然的事」,而自願幫助朋友更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計較酬勞。

來自屏東的王譯慧,今(12)日與丈夫一同來撿果,她並不認識任何柚農,僅是發自內心想幫忙,除了撿果,她也幫忙拆除殘果的套袋,讓果農能再施用資材消毒。

無論是否收成,農戶都會付出相同的努力,王譯慧認為,即便是豐收,農產品銷售本就要與時間賽跑,農民的收入並不穩定,而農戶不幸遭遇颱風、一年心血泡湯,愛吃水果的她希望用實際行動,陪伴農戶度過難關,讓農民有繼續務農的勇氣,未來她才能吃到美味的柚子。

儘管今年柚農沒有收成,但慶幸的是,多數文旦樹依然健在,在短時間完成撿果,便有利於清園,讓文旦樹盡快恢復健康。柚農李佳娜表示,樹上剩餘的掛果並非完好無損,許多柚子都有擦撞傷,因此今年麻豆的文旦柚不僅稀少,也不見得如以往漂亮,「請大家理解,這是僅剩的柚子了。」

柚農是阿達的朋友,他認為,沒有農民想遇到颱風,幫助農民、幫助朋友不需要任何理由。(攝影/林怡均)
愛吃水果的王譯慧認為,今年無法用錢支持柚農,那就來幫忙農務,陪伴柚農走下去。(攝影/林怡均)
只要文旦樹健在,來年仍有結果、豐收的希望。(攝影/林怡均)

延伸閱讀: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