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茂將以每股27元登錄興櫃 三十年電池模組廠打入低軌衛星供應鏈
鋰電池模組大廠佐茂(7854)全台灣 唯一一條 電池模組專用產線,預計10月30日以每股認購價格27元登錄興櫃,主要廠區在高雄的佐茂深耕電池產業近30年,穿戴式裝置(運動手錶)、電動腳踏車、不斷電系統、無人機電池等,都是主要產品,月產能至少250萬件。
三十年電池模組廠,佐茂登錄興櫃
佐茂27日在台北國票證券舉辦小型記者會,公司表示,輕型交通工具LEV 、儲能系統BBU是佐茂的重要營收來源,在穿戴式與工業用電池模組占出貨4成左右,其他ICT產品佔4成,主要採用日本、韓國、中國的電池芯,用哪一個國家,有時取決於客戶的要求。
更完整的鋰電池模組產品應用於消費性質可攜式產品(Consumer Wearable)、移動設備(Mobile Devices)、高功率手工具產品(Hi-Power Tool Product)、醫用產品(Medical Device)、輕型交通工具(Light Electric Vehicle)、穿戴式電池模組(Wearable Device)及儲能電池模組(Battery Backup Unit)。
以及充電器:產品應用於搭配鋰電池模組使用之充電器。還有組裝代工:產品應用於智慧手錶組裝,或內含鋰電池模組之系統組裝。佐茂表示,除了電動車的動力電池不做以外,其他應用幾乎都能做。
穿戴式與LEV成營收主力,鋰電池模組應用多元
佐茂成立於1996年,主要廠區在高雄夢時代後面的擴建路上,公司表示,「這幾年應客戶的要求之下,幾乎每年都擴充產線。」根據公開說明書的紀錄,佐茂在高雄有10座廠,在永和有一座零組件廠,一年大概做13億元的生意。
以銷售金額來看,台灣和日本就占銷售的8成,非常穩定,例如今年上半年出口到日本的銷售2.8億元,賣給國內3.88億元,出口到美洲占比約1成,出口到歐洲大約佔5%。
要走興櫃,就要有未來成長性,對佐茂來說,過去四年和一家美國軍工無人機廠的合作,成了發展無人機電池最佳的契機,有鑑於非紅色供應鏈的成長性,以及打入國內無人機供應鏈,佐茂未來勢必將部分產能移至無人機。
打入低軌衛星供應鏈,毛利率大幅超過15%
公司透露, 所有產品平均的毛利率在15%左右,低軌衛星產品雖然只佔營收的3%到5%,卻提供了非常好的毛利,至於多少,公司不願意透露,但被媒體問起,即將發射的福衛八號上面有佐茂的產品嗎?公司明確回答「沒有」,被追問那下一個台製人造衛星呢?公司回應「那不可說」。
比較有趣的是,佐茂和鴻海還真的有點「鴻海」的血緣,雖然很「稀」,原因是2021年桓鼎能源入股了佐茂,但3天前,鴻海轉投資的樺漢入股桓鼎,使得佐茂和鴻海之間,形成了一點點的連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