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關節保養必看!專家解析UC2的3大功效,讓你臨門一腳不卡關

潮健康

更新於 10月02日14:48 • 發布於 10月02日14:48

你是否曾感到膝蓋疼痛、走路卡卡或不順?這可能是膝關節提早退化的警訊!隨著馬拉松、路跑等運動風氣盛行,加上肥胖、長期久坐或久站等因素,膝蓋退化問題正逐漸年輕化,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課題。

《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指出,UC2(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也稱UC-II)為國際常見的關節保健成分,相關研究顯示其有助維持關節健康與靈活度,但實際效果依個人體質不同。本文將深入解析 UC2的3大功效 及 選購的3大黃金原則,讓讀者掌握關節保養的關鍵技巧,輕鬆守護膝關節健康,提升日常生活與運動的靈活度。

圖說:膝蓋保養參考選擇 UC2有助支持行動健康

UC2(二型膠原蛋白、UC-II)是什麼?

UC2來自雞胸軟骨,保留完整三股螺旋結構。研究顯示UC2(UC-II)具有特定作用機轉(如口服耐受機制),但屬於成分研究層面,目前主要用於保健食品,不屬於藥品或治療用途,與用於美容的一型膠原蛋白不同,UC2專注於關節保健,不是一般水解或加熱處理的膠原蛋白。

UC2的3大功效

想要步行輕鬆、動作自如?近年來備受討論的 UC2(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專為關節保養設計,以下3大功效助你維持活動力與舒適感:

  • UC2的功效1:維持關節軟骨健康
    保護軟骨結構,支撐關節活動,幫助維持日常及運動的靈活行動力。

  • UC2的功效2:減緩關節不適
    有研究顯示UC2補充與免疫反應相關,可能支持關節健康與舒適感,但實際效果需依個體差異。

  • UC2的功效3:提升日常活動靈活度
    促進關節順暢運作,讓日常生活與運動都更自在。

挑選UC2 UC-II的黃金3原則

  • UC2選購原則1:UC2含量需40毫克足量

UC2 功效臨床實驗皆以每日 40 毫克為基準,選購保健食品時務必確認含量足量。

  • UC2選購原則2:符合低溫萃取製程

膠原蛋白結構脆弱,高溫易破壞活性。建議選擇低溫萃取製程,完整保留三股螺旋結構,維持成分活性。

  • UC2選購原則3:具備國際專利認證

選擇有國際專利與認證的產品,才能安心使用,品質更有保障。

UC2相關QA

Q1:UC2與一般常見膠原蛋白有什麼不同?

膠原蛋白可依用途分為3種型態,其功效分別為:

  • 第一型膠原蛋白:美容保養,讓肌膚更彈潤。
  • 第二型膠原蛋白(UC2、UC-II):保護關節,維持活動靈活。
  • 第三型膠原蛋白: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

Q2:UC2與葡萄糖胺功效一樣嗎? 

UC2與葡萄糖胺有幾個關鍵差異:

  • 萃取來源不同:UC2來自雞胸軟骨,葡萄糖胺則多由甲殼類萃取。
  • 功效強度不同:臨床研究中,40毫克UC2在受試族群中顯示與傳統葡萄糖胺+軟骨素有相似或不同支持效果,但需視個人狀況而定。

Q3:補充UC2有什麼要注意?

針對UC2攝取方法,營養師提供以下3點建議:

  • 補充時機:一般建議依產品標示使用,若有特殊健康狀況應先諮詢醫師。
  • 食用限制:茹素者不適合食用。
  • 特殊族群:孕婦或慢性病患者建議先諮詢醫師。

Q4:已經有吃美容的膠原蛋白,還可以再吃UC2嗎?可以喔!美容膠原蛋白是一型膠原蛋白,主要幫助肌膚維持彈性;UC2 是二型膠原蛋白,則著重關節保養。兩者作用不同,一起補充也沒問題。

Q5:吃UC2有副作用嗎?UC2 在 2009 年被美國列為 GRAS 公認安全成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然而,少數人可能對 UC-II 過敏,出現皮疹、腫脹或呼吸困難等反應。建議具有特定過敏史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人,補充前先諮詢醫師,以確保安全。

圖說:守護行動靈活度,從UC2保養開始

膝蓋守護力升級,搭配生活管理維持靈活

膝蓋是每天默默支撐你的好夥伴,陪著你走人生每一步。營養師建議搭配暖身與適度休息,搭配適當生活習慣與運動,UC2有助維持關節健康與靈活度。無論日常活動或運動,每一步都更加輕鬆,行動力提升,生活更自在。

免責聲明:本文為一般健康與營養資訊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治療依據,亦不構成療效保證。產品效果因個人體質、生活習慣與使用方法不同而異,使用前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UC2是什麼?跟一般膠原蛋白有何不同?功效、怎麼吃、副作用一次告訴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