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211餐盤不是只分比例!專家教你吃出健康與飽足感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16日07:37 • 發布於 10月17日00:32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台灣的肥胖問題正持續惡化中,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已突破50%,成為國內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根據國健署2022年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台灣18歲以上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已達50.3%,相較於1993年的32.7%,30年間的增幅高達55.8%,這意味著每兩位成年人當中,就有一人體重超標。

長期肥胖會增加多達200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癌症、痛風、不孕症、退化性關節炎、憂鬱症等,甚至還可能縮短壽命,因此,維持健康且標準的體位,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課題。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影響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外食與加工食品的攝取增加,再加上缺乏運動,導致肥胖率持續上升,家庭醫學科醫師李唐越指出,現代人變胖的四大元兇包括:

1.飲食失衡: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且多是精緻澱粉、糖,導致營養不均。

2.加工食品攝取增加:加工食品含有高糖、高鹽、高脂肪,易引發肥胖。

3.缺乏運動:現代人工作繁忙,運動時間不足,導致熱量消耗減少。

4.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影響新陳代謝,增加肥胖風險。

改善肥胖問題4面向

李唐越建議,為了改善肥胖問題,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1.調整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高糖、高油、高加工食物的攝取,增加全穀類、蔬果等原型食物的比例。

2.增加運動量: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

3.保持良好睡眠:每天睡眠7-8小時,避免熬夜。

4.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測量體重、腰圍、體脂肪等指標,及早發現健康問題。

肥胖問題已成為台灣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需要全體國民共同關注與努力,透過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積極預防與控制肥胖,才能提升國民的健康。

「211餐盤」是什麼?

近來有不少人依循「211餐盤」原則飲食,卻發現有人輕鬆瘦下來,有人努力多時卻成效有限。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問題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

「211餐盤」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均衡飲食法則:

2份蔬菜:餐盤的一半以蔬菜為主。

1份蛋白質:餐盤的四分之一以蛋白質食物為主。

1份全穀雜糧:餐盤的四分之一以全穀類為主,避免精緻澱粉。

這個原則不僅方便操作,也能協助控制熱量、穩定血糖,並能促進飽足感,是目前國內外推崇的健康飲食指南之一。

加工不同,減重成果差一倍

但是,有不少人依循「211餐盤」原則飲食,卻發現有人輕鬆瘦下來,有人努力多時卻成效有限。李唐越指出,問題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物的加工程度。他引用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即使飲食內容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同樣的營養比例下,採用最低程度加工(MPF)飲食者減重效果幾乎是超加工食品(UPF)組的兩倍。

該研究納入 55 名 BMI 介於 25 至 40 的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族群,且日常飲食中超過一半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實驗採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每位參與者分別接受八週「最低加工飲食」(MPF)與八週「超加工飲食」(UPF),中間間隔四週恢復原本飲食,以排除基因與代謝差異。

結果顯示,兩組皆有體重下降,但 MPF 組平均減重 2.06%,UPF 組僅 1.05%,差距接近兩倍。更值得注意的是,MPF 組減掉的主要是體脂肪與內臟脂肪,食慾控制也更佳;相對地,UPF 組雖有體重下降,卻幾乎未改善脂肪比例。

李唐越指出,換句話說,即使吃得『看起來很健康』,如果食物加工太多,效果仍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說,食物的加工程度往往是減重成效的關鍵變因。

三大原則讓「211餐盤」更有效

李唐越表示,雖然這項研究並非專門針對 211 餐盤設計,但其核心概念「挑對食材、減少加工」正與 211 原則相符,因此建議,若想讓 211 餐盤發揮最大效果,應掌握以下三點:

1.蔬菜(餐盤的一半)

蔬菜富含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能增加飽足感並照顧腸道健康。建議選擇新鮮、顏色多樣的蔬菜,少油少鹽、簡單烹調最健康,外食時可避開油湯或多餘醬汁,必要時可過水減油。

2.蛋白質(餐盤的四分之一)

蛋白質能促進飽足感、維持肌肉量,是減重過程的關鍵營養素。以原型食材為優先,如魚、雞胸肉、豆腐、蛋等,避免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品,像是便當中選滷蛋或豆干,就比香腸更符合原則。

3.全穀雜糧(餐盤的四分之一)

精緻澱粉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增加食慾。可改選五穀飯、糙米、地瓜、燕麥等全穀類,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例如早餐把白吐司換成地瓜,就是簡單又有效的做法。

特殊族群仍需專業評估

李唐越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特別是中重度或末期,因為對蛋白質與鉀離子攝取需求不同,不宜直接照搬 211 餐盤。若已有肥胖、三高、血糖波動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僅靠自行飲食控制效果有限,應尋求專業醫師與營養團隊協助,透過完整評估與個人化規劃,才能安全又有效地達到控糖與減重目標。

他也強調,「吃得天然、少加工」仍是最核心的健康準則。只要回歸原型食物、控制烹調油鹽、搭配均衡比例,「211餐盤」不僅能幫助減重,更能讓身體回到自然的代謝節奏,長久維持輕盈與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168斷食不但沒瘦,還變胖? 營養師認證「做到這5點」更有效:澱粉不用戒
·168斷食法」6年實驗結果揭曉!結果出乎意外 美心臟協會曝:減重效果不如「1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