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直擊坂里十三暝燒馬糧 在馬祖北竿感受國家級民俗盛典

野旅行

發布於 02月12日08:35 • 文、攝影/陳彥豪

元宵佳節到來,台灣從南到北各有不同民俗慶典,比如最知名的平溪天燈、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但其實離島馬祖的「擺暝」,同樣精彩萬分,在當地受到的重視與熱鬧程度猶勝除夕,家家戶戶掛起風燈、迎神祈福,堪稱最有年味的地方。其中北竿一年一度的坂里十三暝燒馬糧,鑼鼓喧天、紅火無邊,更是震撼人心、絕對難忘的景象。

震撼人心的馬祖擺暝。
最有年味的慶典之一。

「擺暝」是福州話,音為「北漫」,意即在夜晚時排放供品祭神、酬神,每年都在元宵節前後舉行,廟宇還會在夜裡出宮遶境,祈求全境平安。該習俗自福州流傳至馬祖以來,已有上百年歷史,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慶,並在2019年登錄為文化部國家重要民俗,近年越來越受矚目,被稱為一生必看的祭典之一。

擺暝文化祭期間有一系列活動。
今年北竿擺暝由白馬尊王廟主辦。

馬祖擺暝文化祭在馬祖全境都舉辦,今年四鄉五島79座宮廟中,有68座參與此盛會,其中北竿擺暝文化祭主要落在農曆正月十二點燈至十五日,也有些村子提前至正月七日舉辦,北竿的芹壁村龍角峰祈夢儀式,則到正月二十九日才進行。今年北竿擺暝主辦宮廟為坂里境白馬尊王廟,祭祀主神為白馬尊王,也是擺暝活動中「燒馬糧」文化的發源地。

擺暝中的「燒馬糧」。

擺暝包含燒馬糧、扛乩遶境、食福、送喜、祈夢、神轎大會師等各個環節,此行在俗稱十二暝的農曆正月十二(國曆2/9)來到北竿,此時馬祖家家戶戶已經在門口掛上馬祖風燈,祈求一整年的平安豐收。這天還有點燈儀式,所謂的「食福」也已登場,意即在廟宇廣場大宴居民,祈求平安幸福。

按古禮舉行祭祀大典。
供品送入坂里大宅。

到了正月十三,節慶氣息更為濃厚,坂里村人將供品送入坂里大宅,也有些家戶在家廟裡祭祀。馬祖地方政要、鄉紳著古裝、依古禮舉辦祭祀大典。到了這天傍晚,便進入北竿在元宵期間最熱鬧的一晚,從黃昏到深夜,扛乩遶境、中澳境請神、白沙境會香、燒馬糧、以及送喜等活動馬不停蹄,鞭炮與煙火四起,氣氛之熱烈,唯親歷才能體會。

扛乩遶境一整夜。
遶境隊伍從坂里境前往白沙境。

活動期間可見全鄉各廟乩將扛著神轎,前來坂里村向白馬尊王致意拜年,此時各種服飾各異的隊伍聚集坂里大宅前,場面已然相當熱烈,隨後遶境隊伍從中澳境前往白沙境平水尊王廟祈福會香,一路鑼鼓齊鳴,鞭炮數量與聲響之多,遠超常人一整年所聽聞,場面十分震撼。

遶境隊伍穿梭不息。
家家戶戶持香迎接遶境隊伍。

待遶境隊伍回到坂里村時,家家戶戶早已在家門口擺上香案,並搭建好圓形磚窯,內有糧草,待時機一到,便點火「燒馬糧」以餵飽白馬尊王的座騎。最大的磚窯就設在坂里大宅斜前方空地,政要們與遊客此時共持火把,引燃馬糧,頓時烈火熊熊、鞭炮紛飛、煙火炸裂,紅火漫天的景象,徹底觸動五感,難以忘懷。

持火把燒馬糧。
馬糧在磚窯內猛烈燃燒。
烈火熊熊、震撼人心的場景。

燒馬糧之後,還有「送喜」,喜婆會跟著神轎一同到剛結婚的新人家中送喜、添花、說上幾句祝福話。次日的正月十四,全鄉居民會到神比人多的橋仔村各寺廟參拜祈福,晚上再一起共聚廟內,跟神明一起吃食福平安宴。

而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今日(2/12),北竿鄉全境有祈福大遶境,場面同樣非常盛大。逢不同廟宇的遶境隊伍相遇時,神明間會彼此問候拜年,尤其熱鬧。

擺暝期間有諸多遶境活動。

擺暝系列活動會一直到農曆正月二十九日,芹壁村龍角峰的「祈夢」,即是北竿擺暝的最終場,當天一整天均可到訪位於龍角峰的伍位靈公廟,求神問事,而後在廟內隨意找個地方或坐或躺、放空冥想,等待神明「賜夢」解答。

這一連串的盛典,既獨特又撼動人心,若不及與會,來年可早早安排機票或船班,到離島馬祖,親身感受這一生難忘的盛會。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慕田峪長城一日遊攻略:纜車滑車全體驗,避開人潮玩轉北京最美長城!

野旅行
02

絕美八泉峽!山西太行山秘境,纜車、遊船、峽谷一次攻略!

野旅行
03

【日本】2026年白川鄉合掌村點燈日期和時間已公布

Follow Us To Travel
04

2025新北風箏節來了!45米巨型章魚風箏飛上天,七大活動日期地點、免費接駁車懶人包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05

馬祖藝術島有海上版「霍爾的移動城堡」 26據點走坑道看無敵海景

旅遊雲
06

種籽之旅 新北濕地藝術季10/4開展1個月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