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丹娜絲颱風 0709》風雨摧不垮的農業夢,太保農民互相撐住不放手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08日14:54 • 發布於 07月09日15:58 • 上下游新聞

太保是台灣精緻農業核心重鎮,也是丹娜絲颱風侵襲最嚴重的災區之一,十年來青農返鄉、溫室林立,打造出台灣精緻農業的亮眼樣貌,這次災難讓努力化為烏有,許多農民三、五棟溫室全倒,損失皆以百萬為單位。不過他們並沒有崩潰,而是一邊面對現實,一邊找尋重建的路,這群從風災中摔倒的人,正用雙手撐起下一座溫室,也撐起彼此的希望。

(右起)吳世彥、黃福到、官義峰、楊登任、蔡淑珍在農業路上相互扶持。(攝影/楊語芸)

「你多少?」災後才有的問候語

颱風過後的太保,農民見面不再寒暄「呷飽沒」,而是直搗傷口地問:「你多少?」這不是在比成績,而是在比災損:溫室農膜破幾張?整棟倒幾間?

這場「比慘大賽」人人參賽,沒人空手而回。三、五棟是基本款,農膜輕傷算運氣,整排倒塌才叫命苦。更慘的是想報案也沒門,電話那頭的溫室業者早已「線上崩潰」,不敢接、不敢聽、不敢看。農民只能站在斷裂的錏管和翻飛的塑膠布前邊搖頭、邊嘆氣:「現在,是要怎麼辦?」

每一棟溫室都是十年磨一劍的結晶,是他們用青春、汗水和銀行貸款掙來的成就。300 公頃的土地上,矗立著超過 3000 棟溫室,但丹娜絲颱風短短兩小時把一切攪成一場惡夢。

強固型溫室通過丹娜絲考驗,多半僅農膜破損,但結構健在。(攝影/林吉洋)

8年累積青農力量,設施農友串連扶持

2016 年,尼伯特、莫蘭蒂、梅姬三個颱風接連侵台,幾乎是「一週一個颱風」,農業災損嚴重,農民苦不堪言,也讓政府意識到設施抗災力不足的問題。當時的農委會推出「設施型農業五年計畫」,目標是在五年內推動 2,000 公頃強固型溫網室,提升農業防災能力,也鼓勵生產高品質蔬果,增加農民收入。

太保因此迎來設施農業的起飛期。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吳世彥回憶,有政府補助,再加上小番茄價格亮眼,洋香瓜種植技術也逐漸突破,吸引許多年輕人返鄉投入。「那幾年真的像一波盛世,大家都對精緻農業很有信心。」

但現實終究沒有想像中那麼理想,有人第一年就受到颱風的「震撼教育」,覺得還是當上班族放颱風假比較好;也有人熬過幾年之後,發現收入不穩、工時又長,還是不敵現實選擇離農。

十年過去,留下來的是一群真正願意投入、堅持耕耘的專業農民。吳世彥也成立「精緻農業協會」,號召設施農民彼此串聯、交流農技、互相扶持,也可以團結起來向政府反映政策建議。「務農很容易覺得孤單,但有一群人一起走,就不會那麼怕了。」

(右起)楊登任、沈國全、黃道福、官庭安、呂顏杉、蔡淑珍颱風後展現農業韌性。(攝影/楊語芸)

農業高材生重摔在地,尋找重新站起的力氣

不過團結的力量不敵風雨無情,丹娜絲過境那一晚,太保這座精緻農業的旗艦基地,像是一名跑在最前面的選手,突然在暴風中摔了一大跤,眾人錯愕、反應不及。

農民官義峰是退伍職業軍人,共有八棟溫室,包含部分智慧化設施,總投資將近 1000 萬元,其中三棟造價 400 萬的溫室,更是今年才剛完工。溫室內的洋香瓜、美濃瓜眼看只差 10 天就能收成,卻在狂風吹襲下全軍覆沒,作物損失逾 80 萬元,設施更是全數報廢。「之前雖然有賺一些錢,但也都再投資回去,現在等於一次歸零。」他無奈地說。

他背負著數百萬貸款,未來如何重啟幾乎看不到路。他希望政府能協助第一步,先幫忙拆除殘破的設施,無論是動員軍人還是聘請合法移工兼職,讓農民能儘快騰出可耕地,「就算只能種短期葉菜,也好歹先有現金收入。」畢竟,重建溫室的工程早已排到明年,能先自救的機會愈快愈好。

面對颱風毀損農業投資,官義峰選擇「不放棄」。(攝影/楊語芸)

從富二代變負二代,十年努力懸在一線之間

官庭安表示,當年貸款 700 萬元投資設施農業,眼看就要還清,原本「富二代」夢只差一步,卻在丹娜絲颱風後,變成了現實裡的「負二代」。

「有一種十年都白幹的感覺。」官庭安苦笑著說。他坦言,如今身上背著貸款,收入卻中斷,該抵押的資產都已經用上,只能先去打工賺點現金過日子,「希望政府能讓我們有機會回血,我還願意再拚十年。」

颱風當晚,官庭安聯絡台南的農友,得知風勢猛烈,心裡立刻盤算:「作物可以不要了,但溫室一定要保住。」他在風雨中衝進田裡,用刀割破溫室農膜──因為農膜密封完整時就像一張大帆布,風一吹就可能整棟掀翻;但割破之後風可以穿透、紓壓,比較不容易吹倒整座溫室。

「當下只有半小時可以決定,萬一判斷錯誤,不但救不了溫室,還可能多損失二、三十萬的香瓜。」這次他幸運賭對了,但他明白,靠的只是直覺與運氣。「務農就是這樣,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他語氣平靜,卻也道出農業面對天災時的無奈底色。

四棟全倒的抉擇,誰都沒有選錯,只是輸給了天氣

同樣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黃福到去年新搭建四座溫室時,特意選用較厚、較耐用的農膜,原以為能撐過強風吹襲,沒想到「太抗風」反而出事。風壓無法釋放,強壓在溫室,結果是全數倒塌。

相較之下,附近使用便宜農膜的溫室,農膜雖被吹破,但結構還站得住。黃福到苦笑說:「老天像在開玩笑。」他也是剛剛才貸款蓋好的溫室,如今全毀,徒留一地錯愕。「務農真的每一步都是賭,怎麼選都不保證是對的。」

呂顏杉的四座溫室同樣全倒,溫室裡的香瓜已經長到標準尺寸,只差最後十天產出甜度,就能採收出貨。兩分地的溫室,是他花五年時間一點一滴建起來、還沒回本。這批瓜原本要供給固定客人,已經準備開放預購,卻迎來空歡喜。

呂顏杉種植的「翠妞」甜瓜採收在即,但溫室倒塌、果實浸水全泡湯。(攝影/楊語芸)

苦中作樂,也彼此照亮

雖然受災慘重,太保的農民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同理心。沈國全的兩棟溫室倒塌,作物全毀,但他仍然建議,資源應優先協助那些「作物還活著」的農民。

「反正我的瓜已經沒了,讓還有機會的人先救回來。」他笑說,農民在群組裡分享災況,其實也在互相療傷,「痛苦是比較出來的,看到別人比我更慘,就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倒楣。」

楊登任則說,大家在群組裡討論最多的不是哀嘆,而是「以後怎麼蓋比較好」、「門該開在哪裡」、「要怎麼強化結構」,一場災難讓農民們重新檢視設計、從錯誤中學習。

他肯定農友之間互助的力量,但也忍不住指出更深層的困境——政府鼓勵青年返鄉從農,精緻農業動輒需要百萬等級的投入,回報卻常常難以匹配。「農產品有儲運問題,農民也不太會行銷,價格就被盤商壓著走。」

他也提到一個不公平的制度現況:勞保有失業給付,但農保卻沒有,眼下災後好幾個月可能沒有收入,「當農民真的很沒有保障。」這句話在一片風災過後的沉默中,更顯得沉重。

太保共有 3000 多座溫室,這次颱風造成逾九成或損毀、或倒塌,損失慘重。(攝影/林吉洋)

不等資源、先自救,農民與農會攜手重建

太保農會總幹事黃靜玉表示,她家的溫室也倒了好幾棟,因此格外能體會農民的痛苦。「我們不能只是等政府的資源來,能做的就先做。」農會正在整合有意願的農民串連彼此,在溫室業者的指導下,分組協力拆除倒塌設施,期望透過「自救也能救人」的方式,讓大家儘快重啟耕作。

她也強調,農會已積極協助農民申請農業信用保證貸款,這項貸款不需要抵押品,利息比照一般農業貸款,讓農民能更快拿到現金,「願意再貸款,就表示農民還有想站起來的決心,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幫忙。」

農事指導員戴宏豫也感受到現場的堅韌。他提到青農的群組裡這幾天訊息不斷,大家互相打氣、交換資訊,從申請天災救助的流程,到哪裡能買到材料、拆除要注意什麼,全都熱烈討論。「真的很感動,雖然有人會覺得累、覺得氣餒,但沒有人說要離開農業。」他說,災難雖然帶來打擊,也讓人看見農民骨子裡的韌性。

太保農會總幹事黃靜玉正組織農民採取自救行動。(攝影/楊語芸)

谷底之後是反彈,風雨後留下的農民更需珍惜

太保農民不會這麼輕易就被打倒,吳世彥說,「最糟的情況就是這樣了,接下來是谷底反彈的時候。」過去幾年小番茄和香瓜價格大好,讓不少農民一時衝動、擴大種植,是時候該縮小面積,重新整頓經營模式。

這次颱風也驗證了強固型溫室的必要性,雖然成本較高,但能夠一勞永逸。面對未來農業風險不斷攀升,吳世彥建議政府補助強固型溫室,也協助農民搭建完善的包裝廠與廁所設施,不僅提升工作效率,也讓工作環境更舒適、更健康。

神農獎得主侯嘉靖也補充,台灣每年遭逢颱風侵襲,政府應該讓農民防災設施「一次到位」,丹娜絲再度驗證強固型的鋼骨溫室才是台灣農業需要的基礎建設,政府責無旁貸。

吳世彥最後強調,風雨過後,願意留下的都是有企圖心的農民,這才是農業最需要的力量,「台灣應該珍惜」。

候嘉靖(右)與候喬偉父子經營上盛種苗,鋼骨結構的溫室在颱風後沒有太大的損傷。(攝影/楊語芸)

延伸閱讀: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