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最神秘公司 Palantir 現身台灣,自揭市場差異化的關鍵優勢
2025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在今(29 日)登場,聚焦產業資料治理與 AI 應用最新趨勢,更邀來「矽谷最神秘公司」之一、美國數據分析業者 Palantir 親自現身演講,由其揭開自身神秘面紗,並分享對於台灣產業的觀察。
市值目前飆破 3,000 億美元的 Palantir 成立於 2003 年,由一群史丹佛大學畢業的電腦科學家和企業家共同創立,創辦契機是認知到後 911 時代,傳統資料庫工具已不足以應對政府和大型企業所面臨的複雜且高度關聯的資料挑戰。他們預想了一個可以整合異質資料,挖掘資料隱含模式的平台,以支援國家安全、詐欺偵測與高風險商業情境中的關鍵決策。根據《紐約時報》,Palantir 並不願明講該公司是否參與了美國擊殺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的行動。
目前,Palantir 業務橫跨醫療、製造、政府等領域,服務足跡遍及全球。Palantir 資深顧問 Shon J. Manasco 指出,雖然 Palantir 是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卻只有 4,000 名員工。
打破資料孤島,關鍵優勢藏「本體層」
Palantir 核心產品是 Foundry,目的在改變組織處理資料的方式。Manasco 解釋,Foundry 是 AI 驅動的資料作業系統,能連結、清理、分析和操作組織內的資訊,打破傳統的資料孤島,並可分為三層架構。
第一層是「資料整合層(Data Integration Layer)」,能無縫連接各種資料來源,包括資料庫、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檔案和物聯網感測器。該層會擷取資料並保持資料血統追蹤,並可自動建構和維護資料管線,省去手動 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流程。它還支援多使用者協作分析資料集,類似於共同編輯文件。Manasco 稱,Palantir 的強項之一在於維持企業級治理的同時,實現資料存取的普及化。
第二層「本體層(Ontology Layer)」則是 Manasco 稱 Palantir 最具競爭力的差異化技術。其本體層會創造一個語義層,將原始資料映射到真實世界的商業概念,讓使用者不需要理解底層的表格欄位和資料庫架構,即可操作有具體意義的物件,例如客戶、產品或交易。
第三層是「應用程式層(Application Layer)」,讓使用者在其中打造客製化應用程式、儀表板和工作流程,執行進階分析和資料科學工作,或探索資料。Manasco 強調,該平台無須深厚的技術技能也使用。
Manasco 表示,與傳統分析平台側重歷史報告不同,Palantir 專注於「前瞻性的決策支援」,可以模擬情境、運行模擬,並根據資料洞察觸發自動化操作。
Palantir:AI 革命已經來臨,不是未來
談到 AI 浪潮,Manasco 指出台灣在全球技術和製造業居於領先地位,然而,不論是半導體、電子業、製造業還是金融服務業的台灣企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資料,但這些有價值的資訊經常被當作廢料並且困在數據孤島之中,導致無法有效發掘策略性洞察。
他強調,AI 革命已經來臨,不是即將到來,「如果我們要在全球市場維持競爭優勢,問題不在於 AI 和資料是否會改變你的產業,而是你將引領這場轉變,還是被拋在後頭?」
Manasco 也提醒,新技術固然強大,但前提是必須具備堅實的基礎設施,以及策劃組織內部可以存取的資料。他強調如果沒有做好這些基礎工作,即便對部署最新的 AI 技術感到興奮,結果也可能不如預期。因此,他建議組織應該花時間在這些基礎步驟上,而不是急於追求最新技術。他也在演講中揭露 Palantir 與台灣企業合作的高度意願。
- 立即報名 8/15 【AI Agent 知識工作革命論壇】,解析企業如何在各工作場景導入 AI Agent 完成任務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TechOrange》拍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