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及豪雨推升菜價 7月物價指數漲1.54%
民眾大嘆物價好貴,「一張小朋友」兩三下就花光光。主計總處今(6)日公布7月物價變動概況,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54%,連續3個月在通膨警戒線2%以下水準,但漲幅略為擴大,主要因為丹娜絲颱風及豪雨接連造成農產損失,拉高蔬菜價格,導致17項重要民生物價上漲幅度達1.79%,創17個月以來新高。
7月CPI增幅1.54%,原因包括丹娜絲颱風及連日豪雨造成嚴重農損,使得蔬菜價格攀升,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揚,加上房租、家庭管理費用、醫療費用、補習及學習費、交通工具零件及維修費等費用調升,台鐵票價調漲;但成衣、油料費、機票及通訊費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升幅。
扣除蔬果及能源後,7月核心CPI上漲1.7%,已連續16個月低於2%。主計總處表示,扣除變動較大的物價因素後,從核心物價走勢來看,物價呈現平穩。同時主計總處評估8月CPI漲幅約與7月相當,不會超過2%。
在7大類中變動較大的項目有食物類及雜項類,食物類漲2.91%,蔬菜價格彈升5.72%,肉類、外食費、穀類及麵包蛋糕等、水果,分別漲價4.98%、3.48%、2.56%、1.96%。雜項類上揚2.06%,主因是金飾及珠寶等個人隨身用品售價竄高6.09%,加上香菸及檳榔等價格均走高。
近年來呈現明顯漲勢的外食費及房租,7月漲幅分別為3.48%及2.33%,依舊居高不下。主計總處指出,外食費及房租持續攀升,讓外食族及租屋族非常有感,但整體走勢平穩,沒有擴大跡象。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是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從6月的0.94%飆升至7月的1.79%,創下17個月來最大升幅,以豬肉5.87%漲幅最大,其餘為麵包3.7%,雞肉3.29%。最顯著的改變是,雞蛋價格結束連續18個月的跌勢,轉為上漲0.03%。
主計總處分析,雞蛋價格止跌回升有2個原因,第1是颱風後蔬菜變貴,替代效果讓消費者對雞蛋需求增加;第2是因為颱風豪雨使得雞蛋供應減少、豬肉、麵包、雞肉等是推升重要民生物價的主要因素。
至於美國對等關稅對物價的影響,主計總處認為,美國政府7月陸續公布的更新稅率,幾乎都低於4月首次公布的稅率,美國提高關稅會影響全球對原物料的需求,國際農工原料價格都幾乎走跌,研判對物價不會形成直接影響。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