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喝超過8瓶啤酒 肝病風險死亡率飆2.2倍
[NOWnews今日新聞] 本週五即將迎來父親節,和爸爸乾一杯更是不少家庭中的必備儀式,不過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提醒偶爾小酌無妨,但若無酒不歡,對男性來說,後果可能遠不只是多出一個啤酒肚,而是脂肪肝、高血壓與性功能障礙等「吃全餐」的健康危機。
新竹「初日診所」院長、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許多男性對飲酒量缺乏正確認知,僅將其認為是日常娛樂的一部分,忽略酒精的高熱量密度。即便每天只飲用看似「小酌」的酒精量,也會抑制脂肪氧化、促進脂肪儲存,久而久之容易在腹部囤積脂肪,形成典型的「啤酒肚」,且體重狀況會加重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根據一項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針對約 46 萬名中年成年人進行的大型長期研究發現,若每週酒精攝取量超過 112 公克純酒精 (相當於飲酒超過 8 瓶 330 毫升、酒精濃度為 5% 的啤酒),長期下來,具有肥胖或過重問題者,罹患肝病的風險將是正常體重者的 1.52 倍,因肝病致死的風險更高出 2.2 倍。
不只肝臟受影響,對男性而言,任何酒精攝取量都可能與高血壓風險增加有關。《再生心臟醫學期刊》( J. R. Cardiovasc. Med. )一項研究顯示,在韓國男性中,每週攝取 71 至 280 克酒精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完全不喝酒者高出 84%;而在日本男性中,每天飲酒達 60 克以上者,其高血壓風險也比不喝酒者者高出 57%。
不僅是肝臟,酒精攝取也與高血壓風險上升有關。根據《韓國醫學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韓國男性中,每週攝取超過 280 克酒精者(相當於每天 2 罐 500ml 5% 啤酒),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將增加52%;另有刊登於《Hypertension》的研究顯示,在日本男性中,高血壓風險隨著飲酒量增加而增加,每日飲酒超過 60 克者,其高血壓風險將增加 57%。
「每次喝酒就像是在替壓力鍋升溫。」魏士航醫師形容,酒精讓血壓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升高,一開始可能沒感覺,但久了血管就將難以承受。引發高血壓的往往是長期、小量、持續飲酒的習慣,慢慢的把身體推向失衡的臨界點。
除此之外,酒精會抑制睪固酮分泌,同時導致皮質醇與雌激素濃度上升。這樣的荷爾蒙失衡會降低肌肉量、基礎代謝效率與性慾,並增加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使男性不知不覺陷入「外在發福、內在失衡」的惡性循環。
因此,魏士航醫師提供3招小撇步:
1、控制份量,避免連日喝酒:雖然依照衛福部建議,男性每日酒精攝取量控制在2單位,約等於 508 毫升啤酒(5%)、212毫升紅酒(12%)或是62毫升烈酒(40%),但按照研究示警,建議以「週」為單位控管總量,每週不超過112公克純酒精,且避免連續喝酒,讓肝臟有修復時間。
2、不空腹飲酒,補足水分:空腹喝酒會加快酒精吸收、加劇對肝臟的刺激。建議飲酒前先進食,尤其是高纖蔬菜或蛋白質,有助於減緩吸收速度。同時,每喝一杯酒,至少補充一杯水或氣泡水,避免脫水、平衡心血管壓力。
3、選對酒類,避開高糖陷阱:啤酒、葡萄酒、梅酒、沙瓦等釀造酒與甜味調酒,糖分與熱量較高,容易讓脂肪堆積。相較之下,蒸餾酒如清酒、燒酒、威士忌等含糖量較低,若搭配無糖飲品稀釋飲用,可減少額外負擔。
魏士航醫師提醒,男性的啤酒肚、腰圍變寬不只是外在表現,背後隱藏的是內臟脂肪堆積、胰島素阻抗、血糖失衡與賀爾蒙異常等慢性疾病風險。若腰圍超過90公分、近期體重明顯上升,或出現疲倦、性功能減退、餐後昏昏欲睡、血壓偏高等徵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掌握代謝與內臟脂肪狀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