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普會未邀澤倫斯基引反彈 烏克蘭人被邊緣化批「喪權辱國」
美俄雙方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的高峰會談,雖主題圍繞俄烏戰爭,卻未邀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出席,引發烏克蘭朝野與民間強烈反彈。會談可能涉及「領土交換」方案,更引發戰火地區居民深切不安。
根據《BBC》報導,在距離阿拉斯加5000英里外的基輔,民眾正為未受邀參與談判而感到焦慮。部分家庭與人權團體在美國大使館外舉行集會,高舉「不交換領土,只交換戰俘」標語,並要求釋放烏軍戰俘。也有人手持寫有「不能信任普丁,他是國際戰犯」的標語抗議。
來自東部前線城市波克羅夫斯克的30歲居民貝索諾娃(Tetyana Bessonova)表示,若談判導致俄軍永久控制家鄉,她將再無可能返回,「這不只是土地,是我們的故鄉與希望」。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表示,川普曾向歐洲領袖保證,任何領土讓渡都需烏方同意,川普也曾表示將安排第二場邀請澤倫斯基參與的峰會。但基輔民眾普遍不信任普丁,亦對川普的立場變化多端抱持戒心。
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雷日科(Oleksandr Merezhko)直言,川普為了達成協議形象,不排除已與俄方私下草擬協議,「若談判毫無成果,他會感到難堪。問題是,協議內容會是什麼?」
外界推測可能的停火方案,從凍結現有前線、但不承認俄國佔領區主權,到俄方要求正式併吞東南部四州不等。烏克蘭民調顯示,儘管54%民眾支持在有安全保障下妥協部分領土,但75%反對正式割讓國土給俄羅斯。
現役東部前線狙擊手弗拉基米爾(Volodymyr)指出,一旦前線凍結,軍隊將逐步裁撤,恐為俄軍日後再攻鋪路,「許多士兵為這片土地犧牲,一旦鬆懈,就是國家滅亡之時」。
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格魯謝茨基(Anton Grushetsky)表示,儘管烏克蘭社會顯示彈性,但多數仍堅持須有國際安全保證。戰爭拖延至今已造成數十萬傷亡,不少民眾為保性命願意接受某些讓步。
70歲退休女工娜札倫科(Luibov Nazarenko)來自東部頓內茨克,她坦言不忍再見年輕人喪命,「我的孩子還未被徵召,我只希望沒人再死,無論是青年、長者或平民」。
正值聖母升天節,基輔聖米迦勒修道院內信眾點燭祈禱。主持禮拜的貝斯克羅夫尼神父(Oleksandr Beskrovniy)稱,未邀澤倫斯基參與是一種「極大的不義與瘋狂」,呼籲國際社會重視「人」勝於「地」。
他說,若真的必須讓出土地,國際社會至少應幫助烏克蘭把所有人民帶出來。他在祈禱中未提及會談細節,只求國家在戰場與外交上都能堅強前行。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