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al News》:康定級巡防艦「承德號」7月底升級後海試 年底前恢復戰備
Newtalk新聞
軍事媒體《Naval News》報導,台灣海軍首艘升級後的康定級(拉法葉級)巡防艦「承德號(PFG-1208)」,7月底搭載全新升級的裝備進行海試。升級後的PFG-1208以英國BAE系統公司的Type 997 ARTISAN雷達,取代原有的DRBV-26D Jupiter Ⅱ雷達;拆除B炮位上的RIM-72C海麻雀飛彈(Sea Sparrow)系統,改裝國產「華陽」垂直發射系統,搭載32枚射程達30公里的「海劍2」(TC-2N)防空飛彈,大幅提升艦艇防空能力。
報導指出,康定級巡防艦於1990年代自法國拉法葉級設計採購,因中國壓力,當時無法搭載法製武器系統,僅配備美製及國產裝備,如射程有限的RIM-72C海麻雀飛彈,難以應對現代威脅。台灣海軍自2021年起斥資新台幣431.6億元,計畫於2030年前完成6艘康定級巡防艦的升級,強化反空戰(AAW)、反潛戰(ASW)及海域控制能力。承德號預計於2025年底前恢復戰備,其餘5艦將於2026至2030年逐年完成升級。
根據公開資料,康定級艦新採用的「Type 997 ARTISAN」雷達為三維(3D)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具備高抗干擾能力與可同時追蹤超過900個目標的能力;具有高解析度,可在25公里距離、3馬赫速度狀況下,分辨網球大小目標;雖然探測範圍200公里略遜於原有「DRBV-26D Jupiter Ⅱ」雷達的260公里,但考量近岸(濱海)作戰,能有效應對快速攻擊艇、小型飛機及反艦飛彈等威脅。「997」多目標追蹤與抗干擾能力使其成為台灣康定級巡防艦升級的理想選擇,增強防空與反飛彈能力。
至於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開發的「華陽」垂直發射系統,除確認搭載「海劍2」外,測試兼容「海弓3」(Sky Bow Ⅲ)長程防空飛彈;除艦載數量可從原有的8至16枚海麻雀,翻倍增加至32枚「海劍2」外,武器攻擊距離也從8至10公里,增加至30公里,搭配3D雷達後,可多目標同時接戰,進一步提升區域防空角色。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