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推精準罷免將有不同結果? 林志潔嘆:去脈絡化的簡單評論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核三公投、31名立委罷免案昨(23)日全數落幕,儘管由民眾黨團主推公投未跨越25%門檻遭否決,但同意票大幅超過不同意票;至於國會部分7名藍委再次挺過挑戰,意即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情勢不會變動,內閣則將於下週進行改組。有聲音認為,當初如果是進行「精準罷免」可能會有不同結果。對此,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認為,這過於簡單的評論,不但除去了事情發展脈絡,更模糊了引發整個罷免活動的原因。
林志潔昨晚透過臉書表示,今(2025)年初,因為藍白立委立法自肥,將罷免自己的門檻調高調難,要求所有罷免連署提議均要檢附身份證,再加上憲法訴訟法也被亂修,民眾擔心不合理的罷免門檻因憲法法庭被癱瘓,之後無法釋憲成功,未來難以提出罷免案,於是各區域都拚命趕在今年過年時收罷免提議連署,為的是能夠適用舊法的規定。「簡言之,藍委之所以遭遇全面大規模罷免,實在是自食亂修法的結果」。
她不諱言,民團之所以開啟罷免行動,是為了搶在新法生效前能適用舊法,也正因為民氣可用,第一階段雖然時間緊迫,但全部達標;到了第二階才是真的挑戰,60天內要投票人數的10%真的很多很多,幾乎所有罷團都收到筋疲力盡,氣力散盡,這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有多困難。
林志潔強調,罷團在二階交出達標連署書的那一刻,已經完成了使命,是因為所有志工的拼命,才有三階投票的機會;至於組織動員、綁樁固票催票,這已是選舉,超越了罷團的能力。
最後,林志潔重申,「我希望823(七個)選區的志工朋友們不要傷心,大家已經全力以赴,打過一場美好的仗,堅持到最後一刻;請大家好好休息,保護台灣的戰爭還需要我們,謝謝台灣的民主,給了我們展現公民的力量的機會,我們的努力,也體現了自由民主的可貴,感謝每一位為守護民主無私奉獻的夥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