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退休金怎麼算?認識3種保障類別與試算公式
台灣目前有 900 多萬名勞工,而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資料統計,2024年底累積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的勞工已達187萬人,2025年隨年齡與年資變化,預估資格人數超過190萬人。《天下學習》整理台灣勞3大退休保障,也試算給你看,讓你心裡有底,不用為退休後的財務用度而煩惱。
目錄
- 退休金是什麼?如何能夠領到退休金?
- 3種老年保障類別
- 退休金怎麼算?一、勞工保險老年給付
- 退休金怎麼算?二、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
- 退休金怎麼算?三、勞工退休金
- 退休金試算公式:以年資 15 年為例
- 退休金試算公式:以年齡滿 60 歲為例
- 想為老年生活做準備?如何提高退休金?
- 關於退休金的其他常見問題
你是否也曾在某個深夜,滑著手機突然想到:「我老了以後,退休金到底夠不夠用?」
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年輕族群與中年上班族,你不是唯一一位。
台灣目前有 900 多萬名勞工,而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資料統計,2024年底累積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的勞工已達187萬人,2025年隨年齡與年資變化,預估資格人數超過 190 萬人。
退休生活不該只靠運氣,而是要從年輕開始了解好制度,財務上也該準備起來!
《天下學習》整理台灣勞3大退休保障,也試算給你看,讓你心裡有底,不慌不忙安心工作。
退休金是什麼?如何能夠領到退休金?
退休金簡單來說,就是你辛苦工作多年後,為了保障退休生活所設立的一筆錢,是政府給你的經濟支持。
在台灣,退休金制度主要分為兩大類:「社會保險型」與「雇主提撥型」,而我們日常最常接觸到的「勞工退休金」,則是屬於後者。
根據勞工退休金制度介紹,勞工退休金是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所設計,自 2005 年起實施的「新制勞退制度」,規定所有勞工皆應納入。
雇主每月會強制提撥勞工薪資的 6% 至個人專屬的退休金帳戶,這筆專戶基金專屬於勞工本人,不因轉職而中斷,且可累積投資收益。
勞工本人若有意願,也可以額外自願提繳最高 6%,並享有所得稅列舉扣除的節稅優惠。
想要領取這筆退休金,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年滿 60 歲,且在同一雇主服務滿 15 年以上,可選擇每月分期領取(即「月領」或年金方式)。
若未滿 15 年,則僅能一次性領取專戶累積金額。
即使仍在職,只要達到年齡,也可開始請領退休金。
這樣的制度設計,不僅保障了年資長的勞工,也兼顧年資較短者的權益,確保每位勞工在退休後,皆有一筆穩定的經濟來源做為生活依靠。
3種老年保障類別
你知道嗎?在台灣,退休後能領到的「退休金」其實不只一種來源。根據每個人的工作型態與保險參加情況,目前主要有三種常見的老年經濟保障制度,分別是:
勞保老年給付(屬於社會保險)
國民年金老年年金(針對無勞保者)
勞工退休金(雇主提撥制)
這三種制度的適用對象不同、請領資格與金額計算方式也有所差異。無論你是上班族、接案工作者、或曾有中斷保險身分的勞工,可以從《天下學習》彙整的表格中找到與自己切身相關的資訊。
按照勞動部說明的請領條件,以下是三種制度的比較表:
類別 適用對象 計算方式 領取方式 勞保老年給付 有勞保身分的受僱者 投保年資 × 平均投保薪資 月領或一次領 國保老年年金 無勞保、自營或自由業者 固定金額 × 年資 月領 勞工退休金 所有有雇主的受僱勞工 公司提撥 + 自提 + 投資收益 月領或一次領
一、勞工保險老年給付是什麼?
勞保局在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說明,這是針對有參加勞保的勞工所設計的退休保障制度。年滿法定年齡(目前為 60 至 65 歲,視出生年份遞延),且保險年資滿 15 年以上者,可申請「老年年金」按月領取。
若年資未滿 15 年,則可領一次性「老年一次金」;另外,若於2009年1月前曾有勞保年資者,且符合特定條件,可以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部分高風險行業或特殊職類者(危險或高體力等)年資滿15年,年滿55歲,還可提前申請。
申請方式:臨櫃、郵寄或線上皆可。若領取後死亡,其遺屬可依規定請領遺屬給付……
繼續閱讀全文👉🏻勞工退休金怎麼算?認識3種保障類別與試算公式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不只英特爾、星巴克!美國CEO離職率創歷史新高,逾1800位CEO下台走人
42歲才開始退休準備太晚了!施昇輝:退休之後做到「不窮」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