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丹娜絲颱風0717》嘉南 1.6 萬屋頂全半掀,學者:應妥善安置再修繕,珍惜古都老瓦屋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7月18日15:38 • 發布於 07月17日06:31 • 上下游新聞

丹娜絲風災重創嘉南沿海地區,至少有 1.6 萬戶房屋屋頂破損,西南氣流持續引入大雨,許多受災老人甚至只能瑟縮屋內一角躲雨,慘況不忍卒睹,目前僅能以帆布鋪設屋頂應急。

台南為文化古都,北門、七股、學甲等鹽分地帶,更是許多人喜愛造訪的小鄉鎮,前台南市前副市長曾旭正擔憂,若倉促應急修復,對農村是一大災難。他建議,由政府提供短期安置,讓地主安心整理,若願採傳統方式修復,政府可補貼差額,「如果不以政策支持,景觀更亂,下一代更不願意回來,將加速農村凋零,政府應該提出有遠見的作為。」

北門蚵寮一處受災房屋。(攝影/林吉洋)

地方提供 2至4萬元安遷救助金,行政院加碼 2.5 至10萬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許專委表示,台南市受災屋頂全掀 1793 戶,半掀5885 戶,未達半掀 2715 戶。如果房屋損毀到不堪居住(註1),可申請安遷救助每人 2 萬元,另有維冠震災專戶補貼每戶 1 萬至 2 萬(非合法房屋減半)不等的修繕補助。

嘉義縣會局救助科承辦人表示,目前嘉義房屋損毀初估 6000 戶,定義為災害暫時性不堪居住,必須修繕才能回來居住者,提供安遷救助金 2 萬元,加上中央賑災基金會 1 萬元,共 3 萬元救助金。但若民眾無力修繕房屋,公所可協助媒合民間行善團或自發的修繕團體。

此外,內政部也提供每戶 2.5 萬至 10 萬元不等的慰助金,提供受災戶作為家園清理、雇工及修繕運用。

儘管有上述補助,然而 1.6 萬戶房屋受損,即使扣除受損輕微仍可居住原屋者,仍有數千戶民眾必須設法度過長達半年的雨季與修復期,尤其災區修復能量有限,許多人根本找不到工班,修繕期勢必拉長。

災屋頂目前僅依靠帆布遮避,但傳統屋頂仍需要爭取時間修復。(照片提供/魏三峰)

防災學者:應解決安置問題才能重建修繕

單信瑜是陽明交通大學土木系教授,專長是災害管理,面對這次風災1.6萬戶房屋受損,他認為帆布恐難以抵抗風雨,發放慰問金只能短暫應急,他認為中央政府應出面調度全國公私部門資源,協助災區安置,才能度過未來長達半年的修繕期。

單信瑜認為,眼前面臨的議題有兩部分,一個是臨時安置,另一個是修繕。他認為此次受災條件不同,不太容易提供組合屋。九二一地震是因為房屋全倒無法居住,但目前房子破損大多是屋頂,結構仍完在,修復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

安置部分他認為可藉由現有的校園閒置空間、軍方營區或者媒合社會住宅,甚至徵用某些旅社飯店,以簽訂開口契約方式,提供受災戶住宿。盡量讓房屋受損不堪居住的民眾,能夠在兼顧修繕房屋與照顧農漁產業需求下,幫助災區穩住民心生活,再謀復原重建。

根據嘉義、台南縣市政府估計,受災屋頂高達1.6萬戶。(照片提供/魏三峰)

中央地方政府應提出對策,協調資源

另一個議題是修繕,單信瑜表示,目前受災房屋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瓦屋木結構磚瓦屋頂,另一類是磚造房屋配輕鋼架鐵皮屋頂,他認為靠傳統樑瓦方式修復有困難,受限於技術經費,必需靠鋼樑,塑膠瓦跟覆蓋材料。

然而目前民眾要個別找工班都有困難,單信瑜認為最好能調集全國工班,由地方工務局配合區公所先調查需求、排序,採取分區統一發包,將修復能量集中在某一地區,以免工班移動舟車勞頓,把資源利用效率提到最高。

針對經費部分,依據目前法令,政府預算無法直接補助修繕房屋,但可以號召民眾支持募款專戶或由賑災基金會發放。尤其地方政府已顯力有未逮,中央政府職責在內政部國土署,應該站出來協調調度資源支持災區縣市。

他補充,花蓮震災是由國土署介入協調,十年前高雄氣爆也未依循《採購法》,而是直接徵調中南部板樁業者固定氣爆現場,台南楠西震災的兩千棟紅黃單受損住宅補助,也是由維冠大樓剩餘善款,這些災後應對機制都在,中央與地方應該參考過去經驗提出對策,才能安穩民心。

曾旭正:政府應提出遠見,以特別條例供緊急安置

曾任台南市副市長與國發會副主委的曾旭正指出,以前認為颱風受災是個人的事,但目前受災範圍大,破損房屋分散各地,應視為一整體災害現場,他認為,應由中央立法制定特別條例,提出救災重建政策。

曾旭正說,受災房子多是仍保有結構,只是屋頂掀走需要重新修繕,所以居民不願離開家園,還要看守家業田園魚塭等,而且社區可以提供互助機能。在此時政府可透過媒合或徵用組合屋或貨櫃屋,以村莊空間來看,在聚落內提供四、五處臨時安置所,可讓民眾留在社區網絡內,一邊務農或兼顧養殖事業,也有充裕的時間安心修繕。

曾旭正擔憂,本次有許多傳統瓦屋受災,政府若未給予引導,民眾急著重建,絕大部分會是以臨時性鐵皮蓋上,或是乾脆放棄搬走,都會導致之後的景觀雜亂也加速農村空洞化。「因為牽涉到聚落景觀,那是文化價值,不只是需求。」

曾旭正說,這次受災有許多屋主可能有困難修復,不得已採取應急處理,但有些傳統瓦屋,地主其實是願意依照傳統方式修復,政府可以鼓勵並補貼差額,「政府應該要提出有遠見的作為。」

傳統三合院紅色屋頂瓦片屬於漢瓦,灰色屋頂為水泥瓦。(照片提供/李玄斌)

傳統匠師籌備會:願意參與保存傳統建築,但需要在地人參與跟基本調查

這次毀損的房屋屋頂,有許多是傳統紅瓦(漢瓦)的三合院,也有許多灰色水泥瓦(日本瓦)平房,如曾旭正所言,傳統房屋雖不具古蹟或文資身分,但仍是農村無形景觀資產,若修復過程沒有專業及充裕時間,恐怕會造成另一波景觀損失。

李玄斌是年輕一代的漢瓦匠師,師從有「古蹟神醫」稱號的漢瓦師傅傅明光,這幾天他巡視義竹、北門、學甲、七股等地,發現有不少屋主有意願修復傳統瓦屋,也正在尋找專業者,才能安心啟動修繕。他表示許多傳統匠師工作檔期都很滿,但匠師社群仍有意願參與重建,盡力搶救農村傳統建築。

傳統匠師林威廷進入災區幫助老屋勘災,評估修復工程。(照片提供/段洪坤)

李玄斌表示,以前的農村聚落,都是找一個專業匠師進駐,指導當地人參與幫忙協作,只要在地有意願,一個屋頂大概一個禮拜完成修復,若只是局部損壞,可能幾天就會完成,他認為依照破損屋頂的狀況估價,如果只是局部破損,應該比全部用鐵皮屋頂換新的修復方式便宜,更希望藉此讓更多傳統建築可以度過災難。

他建議有兩件事情可以馬上做,地方公所應建立受災破損現況調查,拍照記錄與建立調查表。第二、若破損有石棉瓦建材,政府應該積極協助清運並建案管理,否則這些有害廢棄物,可能會跟著一般廢棄物掩埋,甚至往農田魚塭去化,衍生為新的問題。

這次受災,許多傳統瓦屋屋頂毀損,曾旭正擔憂造成二次景觀受損,加速農村空洞化。(照片提供/三太子工程行&水映設計)

匠師籌備會:提供諮詢管道,調動全國匠師修復老建築

這一群傳統匠師正在籌備工會,其核心是新竹建築師鍾心怡,她召集一群由傳統漢瓦、日瓦、大木及泥作傳統匠師組成匠師全國工會,目前也持續關注嘉南地區受災的傳統建築,也已有案件向他們諮詢尋求協助,只要地方可以先調查需求,再協助帶路,工會可以派匠師前往協助評估。

鍾心怡認為,並不強求要保存所有傳統建築,傳統建築也有其生命周期,聚落型態也會改變。有些弱勢戶可能沒有地方可以搬走,必須搶時間修復,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傳統方式修復,民間有許多做工行善團、志工系統也有能力協助比較弱勢的住戶,只要能安全居住即可。

但也有一群人有能力也有意願以傳統工法修復,在找到對的人之前,要先用帆布保護起來,讓有急迫需求的人優先修復。其次她也鼓勵災區民眾可以一邊學一邊動手一起做,她希望這一波災害,不是傳統建築的危機而可以成為轉機,讓大家一起從修復過程學習,同時適度補強傳統建築,增加面對極端氣候的韌性。

如果有修復傳統瓦屋需求的人可以填寫表單,傳統匠師工會籌備會會派匠師評估,給予建議,若有需要協助會有專業匠師進駐。

瓦屋修復需求調查表單: https://forms.gle/cdGPyz4fkQDuSiXv8 

漢瓦匠師日漸稀少,鍾心怡盼民間建立漢瓦修復能量。圖為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有「國寶」尊稱的瓦作匠師傅明光。(照片來源/文化部)

延伸閱讀: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