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民族記憶!苗栗「蒔色記」沉浸式詮釋文化新樣貌!
走進山月軒,彷彿走入了一片被色彩灌溉的文化田野。由策展人王昭華精心策劃的《蒔色記》,將客家文化種下記憶的種子,在觀者心中悄悄發芽。《蒔色記-客家文藝的當代誦讀》自7月3日起至7月29日於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山月軒展出,策展人王昭華以其對文化脈絡的細膩感知,開展一場關於色彩、記憶與時代的藝術對話。此次展覽自由入場,邀請觀眾一起走進客家文化的多元視角,不只是觀看,更是參與一場文化種子的蒔植儀式。
「蒔」與「色」交織,翻轉文化的視覺語彙
本展名稱中的「蒔」代表種植與傳承,「色」則象徵民族的色彩與文化記憶。王昭華以此為核心概念,串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視覺符號與藝術語言,結合自然元素與科技媒介,建構出沉浸式藝術空間。觀者將在色彩的流動中,感受到一種不被框架的自由詮釋,也能看見文化如何在當代被重新閱讀。
客家文藝的當代表現,跨域融合的藝術實驗
《蒔色記》不僅重視文化的再現,更強調轉譯與創新。策展內容包含視覺裝置、多媒體作品與空間體驗,嘗試將客家傳統精神轉化為符合現代語境的表達方式。透過科技與藝術的交會,展覽打破傳統對族群文化「固著」的想像,使其在當代表現中活化重生,展現客家文化的韌性與包容。
《蒔色記-客家文藝的當代誦讀》不只是一場視覺饗宴,更是一段文化詠讀。展覽希望引領觀眾透過藝術與感官連結,重新看見客家文化在生活中的深層存在。從視覺到記憶、從人文到科技,這場展覽如同一場誦讀儀式,細緻而動人,邀請每位觀者成為文化的種子守護者,在心中為這段歷史與美學種下新的理解與想像。
【蒔色記-客家文藝的當代誦讀】
展覽時間:114/7/3(四)~114/7/29(二)
展覽地點: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山月軒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苗栗荒蕪系秘境!平地版嘉明湖+風車花海夢幻登場!
延伸閱讀//教育建設再升級!頭份國中「博學樓」落成見證教育永續承諾
圖片來源:貓裏藝文FB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