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談大罷免:讓對國會的憤怒沒有走向街頭暴力
Newtalk新聞
726 大罷免結果已經正式出爐, 24 席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未通過,此次罷免的失敗也對罷團支持者造成巨大的衝擊。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今( 3 )日透過 Facebook 發文,坦承民眾目前確實對賴清德政府的執政表現感到不滿,但反駁罷免活動加劇社會撕裂的觀點,強調罷免能阻止民眾對國會的憤怒走向街頭暴力,事民主機制成功承接社會能量的一次練習。
沈伯洋透過貼文,引用包含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在內的多位學者分析結果,強調此次罷免行動的失敗,應該與民進黨未能成功完全動員支持者有關。沈伯洋表示,多位學者透過分析報告指出,在罷團志工「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約有一成的國民黨、民眾黨支持者最終選擇投下了罷免的同意票,認為罷團志工發揮的說服力,已經跨越了藍綠的基本盤。
沈伯洋稱,雖然罷團志工透過實際行動,成功對藍綠基本盤造成影響,但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未能成功完全動員支持者,是導致此次罷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沈伯洋呼籲,民進黨高層應該正視支持者動員失敗的關鍵問題,並採取實際行動,解決該問題對未來選舉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
沈伯洋也進一步引用數據表示,與民進黨相比,國民黨能成功並有效動員自身支持者,代表民間存在對民進黨政府執政團隊的不滿,認為賴政府在內政範圍內已經完全沒有任何「鬆懈空間」。但沈伯洋也指出,政府持續與民間對話,能夠積極有效的改善國家安全相關問題呼籲賴政府未來持續保持與社會各界的溝通管道暢通。
針對罷免可能導致社會撕裂的問題,沈伯洋引用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鮑彤( Nathan Batto )的觀察結果進行反駁,強調罷免活動不會導致社會撕裂,而是讓民眾對國會的憤怒直接走向制度內部,避免走向街頭暴力,是一次民主機制成功承接社會能量的練習。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