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關稅20% 政院930億銀彈救產業3/20%僅是「暫時性關稅」 賴:非最終目標、續爭取有利稅率
美國今(1日)公布對台灣對等關稅是百分之20,總統賴清德隨即親上火線,強調是「暫時性關稅」,百分之20的稅率從來不是談判目標,希望能在後續爭取更有利的稅率,美方一名官員也向《路透社》證實,這項資訊「是準確的」,也強調台灣的這次公布的稅率比原本32%還要低,可以解讀成台灣的提案有受到「正面回應」。不過傳出台灣打算端出4000億美元要對美投資想換取低稅率,賴總統則回應,因為保密協定,目前無法向大眾說明。
總統賴清德:「(美國)告知台灣暫時性關稅20%的稅率」。在美國對台關稅出爐後,總統賴清德率領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還有對美談判的楊珍妮等人親上火線說明。
賴清德:「20%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我們希望在後續的談判當中,爭取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這部分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跟台灣進行談判」。看起來胸有成竹,賴總統一一回應媒體提問,也有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表示,賴總統關於談判「持續進行」的說法是「準確的」,台灣的臨時稅率低於原訂稅率,也遠低於其他正在談判的主要貿易夥伴稅率,可以解讀為台灣提案受到正面回應,已經接近達成最終協議。
賴清德:「台灣有提出我們本身的主張,不過基本上美國也有提出他們議題的設定,這也是為什麼232跟對等關稅在最後一起談的原因,美國目前對於半導體或是ICT或者零組件的這個調查,尚未公布,所以我們現在只是進行一個原則性的磋商」。
不過傳出台灣將端出高達4000億美元的投資換取美方給出低關稅,賴總統始終沒鬆口。賴清德:「我們有堅持的時候,自然就會要進行彼此之間的磋商,所以目前基於雙方的保密協定,還沒辦法跟社會大眾說明」。
強調台灣四大原則要保護,包括國家利益、產業利益、糧食安全與國人健康,賴總統期盼能平衡台美貿易逆差,雙方互利互補,但在美方公布232條款的調查結果前,台灣恐怕只能被動因應。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