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那一筆「媽媽的錢」無法處理...沒有寫下來的遺產,是兄弟姐妹間心中的疙瘩?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06月24日01:00 •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吳律師,我想請教一件事。」

一位約莫50多歲的陳先生坐在我面前,從他還沒把背包放下,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緊張。

「我媽媽前陣子過世了,本來心情就很不好,但我一直卡在一件事放不下…那筆,應該屬於媽媽的錢,現在在弟弟名下,而他又不原意吐出來。」

我請他慢慢說。

父親遺產的處理

「事情要從我爸過世說起。那時候,媽媽應該可以繼承一部分遺產。但因為她身體不好,大哥擔心她會亂花或被騙,也可能存摺、權狀亂放,就說要幫她保管。後來,這筆錢就在大哥的安排下,匯到我弟弟名下,因為弟弟那時候跟媽媽一起住、他這樣方便領錢照顧她。」

「那對於你說的這件事,當初媽媽有和弟弟簽什麼委託書或借名登記的契約或協議書嗎?」我問。

他搖搖頭:「沒有。我們家那時候沒人覺得有必要寫下來,大哥說這樣處理比較方便,大家也就默許了…現在大哥也過世了,只剩我跟弟弟。但我覺得,那筆錢應該是媽媽的,現在媽媽也不在了,這筆財產是不是應該回歸到我們子女手中,我和弟弟公平繼承?」

我理解他的心情,也知道他將面對什麼樣的法律困境。

「借名登記」很難證明

這樣的情況,在法律上稱為「借名登記」。也就是說,雖然財產登記在弟弟名下,但實際上那筆錢的真正所有人,是當初把錢交出去的——你們的母親。

但要證明這件事,非常困難。

因為借名登記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白紙黑字」,證明當初同意把原先應該分給媽媽的遺產,匯到弟弟名下,主觀上(腦子裡的意思)是借名登記,而不是贈與(弟弟目前就是這麼主張的)。
只能靠事後補強,例如證人、或物證,包含當時的同意匯款紀錄、或任何能顯示媽媽仍享有這筆財產控制權的證據。更棘手的是,唯一知道全貌的大哥也已經過世,讓整起事件陷入「難以還原事實真相」的困境。

這就是為什麼,在處理長輩財產時,「寫下來」 有多重要。

尤其是當牽涉到多位家人之間的信任與安排時,單憑口頭共識,風險實在太大。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建議當初他們可以這麼做:

自益信託,讓財產安排多一點智慧

以媽媽為委託人,成立一個信託,可以指定由弟弟擔任受託人(如果家屬信任的話,但信託契約書一定要請專業律師幫忙擬定,限制弟弟可以如何使用這筆錢的權限),也可以交由專業的銀行擔任受託人來管理財產,媽媽則是受益人。同時安排其他親屬(本案中,可以是哥哥或這位陳先生),擔任信託監察人,協助把關受託人管理媽媽的財產。

這樣做,不但可以確保媽媽生前對於財產的保障,也能清楚規畫未來的繼承方式(沒用完的信託財產,原則上是遺產,媽媽也可以透過遺囑生前安排留給誰)。即便人不在了,仍能保障每一位子女的權利。

信託,不是只有富人才能使用的工具,它是一種讓家庭關係少一點遺憾、讓財產安排多一點智慧的做法。

本文獲「明恩法律事務所-天使律師說故事」授權轉載,原文:那一筆沒有寫下來的「媽媽的錢」-借名登記與安養信託的選擇

延伸閱讀
房子借名登記給孩子,想要回卻拿不回來?資深律師提「1方法」拿回財產
非法贈與、盜領?爸爸的房子,竟被賣掉了?執業律師教你如何守住失智父母的財產

小檔案_吳挺絹

現任明恩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係台灣少數擁有理財規劃顧問資格(AFP)的律師。
亦具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新北市政府青年律師服務團律師、中央氣象局國賠事件處理小組委員、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紀律道德委員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新北分會扶助律師…等身份,並為財經法學碩士(專長信託)。

學歷:
國立臺北大學法學士
國立臺北大學財經法學碩士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5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