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生不認「缺電、空污」:公投程序不合理
[NOWnews今日新聞] 核三重啟公投8月23日舉行,中選會在投票前舉辦5場發表會,首場在今日下午登場,正反方代表分別為清大教授葉宗洸與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會中曾文生強調,在科學完整檢測還沒出來,對人民完整說明之前,就進行公投,這是不符合程序合理要求的。
核電延役「確認安全無虞」定義模糊
曾文生今日在會中表示,台電所屬的任何核能電廠要延役,需要經過一定的程序 ,用概括性的概念來做一些討論,沒辦法進行科學驗證的相關工作。
曾文生強調,全國性公民投票的主文是「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題目最關鍵的是就是「確認無安全疑慮 。
曾文生直言,「在文字上寫下『沒有安全疑慮』這件事是容易的,但就科學上來說,如果我們要經過一定的流程檢驗,來確認他沒有安全疑慮,那是一個要經過繁複的程序來完成,所以最最重要的是,怎麼樣子的一個流程,能夠來由主管機關做出安全無疑慮的一個結論?而這個完全無疑慮,有沒有任何殘留的風險在裡面?」這是他身為台電董座作為反方代表,最需要表達的事。
進行核能公投程序不合理
曾文生表示,任何一個核電廠要展延它原來使用執照所准許的時間,都需要經過一定程序的檢驗,不管是設備老化的狀態、既有的設備是不是足堪重任,以及有沒有過去沒發現到的風險因子,能夠經過科學還有工程的手段來降低。
曾文生認為,經過降低之後,能夠把風險降到一定的程度,再經過公開透明的程序向國人說明風險,主管機關審查台電的安全檢查報告後,再來進行國人意志的展現,才會是一個正確的程序 ;曾文生強調,「在這個時候來進行這樣子的一個公投,事實上並不符合程序上的合理要求」。
核三除役影響台灣供電?曾文生:都在計畫當中
對於核三除役是否對台灣的供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曾文生表示,「我們會把我們所有手上的機組,都做最好的運用,平白無故減掉6%,對台電來講當然是有壓力的,但是核能電廠、燃煤電廠的除役,基本上都在我們的計畫當中。」
曾文生指出,「對台電來說,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機組可以操作,當然會有更多的預度,但台電的機組並不是靜態、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運轉的,它實際上是要經過調度來運轉的。」
曾文生續指,這段時間以來,台灣的供電是否充足備受質疑,事實上台灣整年的備轉容量,最低的狀況是發生在2016年跟2017年,當時核二、核三廠還沒除役,四部核能機組尚在運轉,但備轉容量低於6% 。
核三除役導致空污嚴重?曾文生:空排量減少了七成
針對「核能電廠除役導致火力全開,讓台灣的空污更嚴重」的質疑,曾文生表示,「台電每一個電廠都受到各地環保機關的管理 跟監測,年度的空污排放量,是有官方的數字可以來佐證。」
曾文生指出,事實是台灣電力公司所屬的火力機組,在空污排放上,從2016年至今已經減少七成,「可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台電公司,不斷的承受著『我們缺電、我們製造大量空污的指控 』,如果要進行這些指控,我會希望它是基於科學的實質數據 來做討論。」
南電北送?曾文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
曾文生表示,核三廠除役後,確實在夜間鋒時段會出現「中電南送」的狀況,但其實「南電北送」已經40年了,過去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在北部完成了大潭電廠、通霄電廠的新建機組,「這6部機組都是天然氣機組,增加了供電能量,在夜間光電減弱的時候,向南部供電,但隨著新達電廠1號機開始運轉,2號機在測試,明年3號機也會上線,短期的中電南送的狀況,可能也不再發生。」
曾文生感嘆,他覺得最意外的,是「南電北送」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就是我們現在發生的一段短暫的時間,可能需要其他的地方支應,這個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要拿出來做這樣子的批判?而且新增的電力馬上就會起來,我相信因為新機組的效率比較好,所以在整個供電上是會達成平衡的。」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