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晶片自主突圍歐美防線?傳中芯國際試產本土DUV

商傳媒

更新於 09月17日06:45 • 發布於 09月17日06:44 • service@sunmedia.tw (商傳媒 SUN MEDIA)
圖/AI示意圖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美國政府出手對高階晶片及技術進行出口管制,根據《金融時報》披露,中國半導體產業仍致力突圍,且很可能已有所進展。報導指出,中國晶片代工大廠中芯國際(SMIC)正在測試由上海新創公司「宇量昇」研發的28 奈米深紫外光(DUV)曝光機,若試驗順利,將為中國邁向自製先進晶片製程設備奠定基礎。

過去中芯國際高度依賴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供應的DUV機台,但近年受限於美國出口管制,中國只能獲得較舊款的DUV沉浸式設備,目前最多可支援7奈米生產。報導指出,中芯國際已利用該技術推進至7奈米,但受限於進口設備,擴產能力受阻,迫使中國尋求本土替代方案。

據悉,中芯國際目前正致力以「宇量昇」的DUV設備進行7奈米試產,該機台理論上能推進至5奈米,但產能良率偏低,主因是DUV在縮小線寬時需進行多重曝光,容易累積對位誤差,造成大量晶片報廢;不過,在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及推動下,AI運算需求龐大,業者可能願意接受較低良率,以換取產能突破。

近期中國官方積極鼓勵本土企業採用國產晶片與設備,以因應國際供應鏈封鎖。隨著AI算力需求暴增,中國市場對高效能晶片需求加速成長,預計未來數年內,AI晶片產量可能增加兩至三倍。

這項消息若屬實,代表中國半導體供應鏈有望擺脫對歐美廠商的依賴,中芯國際未來可透過國產設備,維持在先進製程上的進展;不過,業界普遍認為,中國DUV設備與國際一線水準仍有顯著差距,短期內難以撼動ASML在高端設備廠的壟斷地位。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