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度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 駐日代表李逸洋嚴斥:中國矮化台灣
Newtalk新聞
日本長崎市今(9)日在和平公園舉行原爆80周年和平紀念典禮,台灣為今年首度受邀,我方派出駐日代表李逸洋率團出席,向原子彈爆炸的罹難者表達最深切哀悼,並重申台灣堅定維護和平、人權與自由的信念。同時他也批評,中共才是讓台灣代表被安排至「國際非政府組織區」的不當位置的幕後黑手。
李逸洋指出,儘管初期台灣並未被列入參與名單,但經多方溝通與相互理解後,最終獲准出席,並感謝長崎市及相關各界的協助。他坦言,座位安排確實有矮化意味,但基於向國際傳達台灣追求和平的決心,仍選擇出席。「我們了解長崎市的不妥安排有其原因,但中國的打壓才是幕後黑手。」
駐日代表處表示,台灣自1948年長崎市舉辦和平紀念典禮以來,從未參與過此次活動。今年適逢原爆80周年,李逸洋與駐日官員親赴現場,除致敬罹難者,也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與全球民主、自由、和平與人權價值緊密相連的立場。
李逸洋嚴斥,中國長期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藉口,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事實上,中華民國自1911年成立,早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從未統治過台灣,雙方互不隸屬,中國根本無權代表台灣。」
他同時引用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2025全球核力量年鑑》指出,中國是近年核武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其擴張核武的行為與廣島、長崎所倡議的「無核武世界」理念背道而馳。「在和平紀念典禮背後打壓全心追求和平的台灣,令人深感遺憾。」
李逸洋強調,台灣絕非「國際非政府組織」,而是一個活躍於國際舞台的主權國家,也是全球第22大經濟體,並在高科技、民主治理、醫療衛生等領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人口少於台灣的前21大經濟體僅有瑞士與荷蘭,其餘國家人口多出台灣數倍至數十倍,更凸顯台灣的競爭實力。
他最後表示,當前國際外交新趨勢以「民主供應鏈」對抗「紅色供應鏈」,台灣在全球民主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並以卓越科技實力與民主制度獲得國際肯定,包括美日等G7國家在內的聲明,均明確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與相關事務。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