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買化妝品別急著拆!10 大外包裝規範關係你的安全與權益

潮健康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圖說:買完化妝品馬上拆盒子?先別急!外包裝藏著保護你的關鍵資訊。

在購買化妝品時,許多消費者往往迫不及待拆開包裝,卻忽略了外盒上那一排排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其實蘊含著消費者了解產品資訊以提升使用安全的依據。根據《化粧品外包裝、容器、標籤或仿單之標示規定》,市售化妝品在台灣必須標示至少 10 項基本資訊,涵蓋產品來源、用途、成分、保存期限…等,都是消費者在使用前應當掌握的內容。

產品外盒是保養前的重要參考依據

外包裝上的標示不僅僅是品牌的包裝設計,更是法定的資訊載體,每一項資訊的存在,都是為了確保產品的使用安全與品質追溯,尤其對敏感肌族群而言,更是一種基本防線。

不知道怎麼用、怕成分過敏、擔心產品違規?這樣查最簡單!

以下幾個情境,是消費者在選購化妝品時常見的三大困惑,也可透過外包裝快速解決:

不知道產品怎麼用?先看標示才安心

每款化粧品都有其最佳使用方式,消費者可從包裝上的「用途」與「用法/保存方式」欄位找到關鍵資訊。例如:「適用膚質」、「避開眼周」、「開封後 6 個月內用畢」等提醒,都是為了協助消費者安全、有效地使用產品,並降低對肌膚造成刺激或負擔的風險。

肌膚容易過敏?成分標示可作為重要挑選依據

對敏感肌族群而言,認識成分是避免不適的第一步。產品外盒上所列的「全成分名稱」欄位,雖多以 INCI 英文命名為主,但消費者仍可透過過去使用經驗辨識常見過敏原,例如酒精(Alcohol)、香料(Fragrance/Parfum)等,作為挑選產品的重要依據。

想確認產品是否合法上架?這裡查得到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台灣現行法規規定,所有在市面上販售的化粧品皆須完成法定登錄程序。民眾可透過衛生福利部「化粧品產品登錄平台系統-民眾查詢」,輸入外包裝上標示的「中文品名」、「業者名稱」..等資訊,即能查詢該產品是否已完成登錄。

看清楚外包裝說明,有助提升保養選擇的安全性

每一瓶化妝品在使用前,都應先詳閱包裝資訊,就如同用藥前需看說明書一般。透過完整且清晰的標示,消費者不僅可確認產品來源、用途與保存期限,也能於產品發生異常時,掌握申訴與追溯的依據。

標準認證特別提醒,自 2026 年 7 月起,幾乎所有化粧品將全面納入 PIF(產品資訊檔案)制度,廠商需詳實紀錄產品成分、檢測數據與安全性資料,提供主管機關查核,也讓消費者購買時更具透明度與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化粧品外包裝標示規定有哪些?3 大重點一次掌握
・標準認證諮詢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