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重創雲嘉南溫室 重建.復耕成本高
面對氣候變遷,許多露天栽培的農民轉向設施栽培,但蓋了溫室仍躲不過無情風雨,7月的丹娜絲颱風從嘉義布袋登陸,沿海強風肆虐,雲嘉南等地溫室大面積倒塌,番茄、洋香瓜幾乎全軍覆沒,不過溫室重建並復耕的成本高,恐嚇跑一堆人。
這邊都是在育苗的,還有這些溫室,這是青農,我們裡面的青農。
「才剛搭好而已就掀開了。」
農民傳來的影片,景況一片狼藉,溫室被颱風吹破、風雨灌進果園。
小番茄、洋香瓜,百香果和甜椒等作物,今年都提早下課,農民表示這次倒塌的,大多是以錏管為材料的簡易型溫室,難以抵抗12級以上強風,因颱風受損面積相當驚人。
臺灣農業設施協會榮譽理事長 艾群:「大概損失了500公頃的溫室,嘉義縣而已喔、嘉義縣,全臺灣是1萬多公頃,那這500公頃如果要整個修復,全臺灣這些損失的溫室,要全部修復到完整,大概要花1到2年的時間。」
溫室業者 蘇俊瑋:「我已經應該有快2個禮拜沒回家了吧。」
自從強風吹垮溫室之後,業者協助農民搶救溫室,幾乎沒有時間休息,要搶在黃金救援時間完成。
溫室業者 蘇俊瑋:「第一個結構沒有損害的過程當中,先把布、布的部分的話,先覆蓋、能夠復耕為主,再來就是第二階段是比如說,結構歪斜的部分去做修正,那最後才會是所謂的,溫室的重建這一塊。」
蜜棗農 林春年:「我的溫室公司,他要先去災區那邊協助,所以把他的工班全部都調走,現在就是那個停擺在那邊。」
農民新建的5分地網室,施工期工班被調走,顯見人力相當吃緊,業者說覆蓋新布就可以復耕的部分,需要的時間大概是1個半月,整個結構回正的時間大概3到6個月,6個月之後才會是原地重建的階段,由於這次倒塌的溫室當中,幾乎無人投保設施。
溫室業者 蘇俊瑋:「以前農業設施是沒有保險的,沒有保險的,為什麼,因為保險公司根本不知道,你到底今天能夠,到底這個強度在哪裡啊。」
民進黨立委 鍾佳濱:「這一次在雲嘉南地區,我們問過了農糧署跟農金署,其實過去這幾年,跟政府申請補助的強固型的溫網,他們其實投保率不高,也就是說這一次的災損,農民能得到理賠的相對少。」
颱風丹娜絲及0728豪雨,造成雲嘉南嚴重農損,有多位立委呼籲政府,將以往補助和貸款方式,改以「以租換貸」並納入特別條例,減少對農民資金壓力。
民進黨立委 鍾佳濱:「農民就不會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冒著被災損的風險,那他有做有付出,不做他就不用付租金,那對於出租業者來講,因為租金收,他的租金雖然比較高,但是政府補助一半之後呢,他等於他不會完全虧。」
蘭花業者 林畯騰:「如果以後連溫室都是政府蓋的,當然會有業者,如果一次想要大面積的這種需求,他們會有興趣。」
鍾佳濱表示現在要修繕溫網室,是「有行無市」,業者重建案件接不完,施作訂單費用比修繕高,導致修繕及清運工作沒人接,而復耕和復建所需投入的資材,與金融手段有待政府協助,政府可參考921震災及莫拉克風災重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