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丹娜絲颱風0707》麻豆文旦落果八成,酪梨農損四成,北門七股魚塭潰堤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8月08日17:32 • 發布於 07月07日04:53 • 上下游新聞

丹娜絲颱風襲台,台南成重災區,正值產季的麻豆文旦落果率高達八至九成,柚農損失慘重,農業保險覆蓋率卻僅約兩成。大內酪梨亦不敵強風,落果逾四成,楠西農業年初才歷經大地震戕害,本次颱風又增一記重擊。

東山龍眼則因風速猛烈導致果實撞傷,損害仍待採收後揭曉。白河蓮農接連兩年受災,田間蓮子全毀,設備損壞、復耕困難,青農面臨心力與經濟雙重崩潰,災後復原之路崎嶇難行。

丹娜絲颱風造成文旦柚嚴重落果。(照片提供/孫慈敏)

麻豆文旦落果八成,碩果僅存者更珍貴

台南也受到丹娜絲颱風的衝擊,近期結實纍纍的文旦成為主要受害果樹之一。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麻豆文旦現在為大果,強風一吹就會搖晃、掉落。昨夜風速不斷攀高,甚至高達 14 級風,她今早勘災,所有文旦園滿地落果、無一倖免,「平均落果率約八成」。

孫慈敏指出,農民會儘速清除落果,避免病菌滋生,但在樹上的果實也因劇烈摩擦枝葉,恐賣相不佳。文旦屬於高價值、送禮用途高的水果,「醜醜的怕是沒人要」。她期望今年消費者、企業可以多支持果農,在產季時購買品質依舊、只是外觀較差的鮮果。

麻豆文旦正值大果期,卻逢丹娜絲颱風襲來,滿地落果,農民心在淌血。(照片提供/孫慈敏)

文旦保險覆蓋率僅兩成,需持續推廣

樹下落果無法挽救,顧好受害果樹健康,來年還有生產機會。但令孫慈敏擔憂的是,麻豆文旦園多是老農在耕作,光是清園就會耗費許多體力,再加上照顧受傷果樹,修復之路遙遙無期,呼籲政府能提供資源協助農民復耕。

文旦有農業保險,是否有機會啟動理賠?孫慈敏分析,若以麻豆目前觀測的最大風速來評斷,投保果農有機會理賠,但比例仍要等官方認定的數據公佈後才能知曉。然而文旦農多為中、高年齡層,投保意願並不高,目前覆蓋率「大概兩成」。她強調經過這次風災,農民可能會增加投保意願,農會也會持續推廣文旦保險。

文旦「最幸運」落果六成、果農注定賠錢

王春華種有 5 公頃文旦,是麻豆區最大戶,今日一早來到果園,只見一片文旦柚地毯,讓他欲哭無淚。王春華回憶,麻豆果農記憶裡最可怕的風災便是蘇迪勒颱風,果園裡滿是掉果,「這次(丹娜絲)比蘇迪勒還嚴重」。

王春華直言,前兩天所有果農都穿著雨衣來回巡田、檢查排水系統,盡可能做好準備,但仍沒有任何麻豆果園倖免於難。從產銷班回報情形來看,「最幸運的果園是『掉果六成』,其人都是八、九成在地上」,甚至有的文旦樹被吹倒,尤其落地的果實大多是漂亮A果,損失非常慘重。

楠西農損雪上加霜 木瓜芒果落果嚴重、設施遭毀

台南楠西農業年初才歷經大地震戕害,颱風又是一記重擊。滿滿蔬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呂英瑛表示,木瓜、芒果、芭樂都沒躲過風雨傷害,有些木瓜的栽培設施是連地基都被掀起;愛文、金煌等芒果則正值採收季,嚴重落果、外觀磨損已是定局。呂英瑛指出,果實只要落地,頂多只能走向加工,售價直接對半砍,若銷毀則收入全無。

「真的防不勝防」,呂英瑛語帶哽咽地說,楠西原本無人關注,地震後得到媒體與農政單位關切,加上外界採購水果,才迎來轉機,豈料這次颱風來得早、來得快、來得強,眾人招架不及。她並提及,芒果已在地震開辦過救助,有些農地則是地目不清而無法申請,能在這次颱風獲得救助的農民恐怕不多。

呂英瑛強調,楠西在地震時已受消費市場協助,此時再呼籲大眾支持,像在打悲情牌,農民也不樂見。期望加工端提高收購價,協助補貼落果損失,但若無政府協力也很難落實,「畢竟加工業者也不想虧本」。

楠西農民先遇地震,如今又遭颱風重擊。(照片提供/呂英瑛)

台南酪梨風損慘重 落果逾四成、樹勢恐二度受創

台南酪梨也是重災戶,大內區農會總幹事吳建德表示,大內酪梨上半年因低溫等氣候變因導致著果率低,果實又被丹娜絲颱風侵襲,目前只有部分早生種已收成,大部分中、晚生種酪梨都遭殃,落果率粗估有 40% 以上,實際受損程度與金額,「現在還無法計算出來」。

「酪梨倒的倒、掉的掉」,大內區果樹產銷班第 31 班班員楊富隆在風雨過後視察果園,粗估酪梨落果率已超過 1/3,掛在樹上的也都跟枝葉摩擦產生傷痕,價格恐折半。他指出,Hass 等晚生小果的品種受害程度可能較輕,多數中、晚生品種無法逃過風雨摧殘。

更令楊富隆擔心的是植株健康,許多酪梨樹在去年連續颱風侵襲下,樹勢較為衰弱、根系仍在復原,這次颱風過境,恐讓根部二度受創。

因大內酪梨在上半年已針對低溫啟動天災救助,楊富隆並不期望會政府提供颱風救助,頂多只有低利率貸款,「今年能回本就是僥倖」。目前酪梨未開辦農業保險,但因酪梨栽種面積不如其他果樹大,能否盼到農業保險問世還是未知數。

東山龍眼遭強風衝擊,果實損傷待收成揭曉

東山龍眼農吳森富表示,種龍眼一輩子,「沒看過這麼強的風」。他表示強風吹拂時間雖然不長,但因為又快又疾速,導致正值成長期的龍眼果實碰撞枝條,「這樣就不會長果肉了」。麻煩的是,這時期的龍眼不會落果,得要等採收時才能知道實際的損失。

何德義的龍眼園約有兩公頃,他提到昨夜 9 點多開始吹強風,雖然只吹了兩個小時,但風勢強勁,「心裡覺得不太妙」。果然一早巡園發現有許多枝條掉落,龍眼果實也受損,「實際災害要再等幾天才會明朗」。

七股強風斷電斷路 魚塭潰堤、漁民徒步逃離災區

台南市七股區目前「寸步難行」,七股文蛤產銷班第九班班長郭永慶表示,丹娜絲颱風路徑相當罕見,從西而來的颱風沒有中央山脈阻攔,昨日帶來 16 級風,七股漁民的工寮、鐵皮屋都被吹翻,電線竿、路樹也被吹倒,整個七股無法通車,漁民只能收拾簡單行李、徒步找路出走,並聯繫市區的親友來接應。

魚塭也遭到重創,郭永慶表示,產銷班大部分班員的魚塭堤防全破,躲在土裡的文蛤雖然不會離開,但水裡的工作魚、工作蝦都游走了,現在沒電、路不通,「完全無法修復」,漁民想打電話維修也打不通、叫不到人,所有人只能排隊苦等。

七股區魚塭潰堤、電線竿倒地,漁民想修復魚塭要排隊等待。(照片提供/郭永慶)

北門:停電四天,需設法讓魚塭打氣,讓魚活下去

台南市北門區正處停電狀態,2024 年外交部農業青年大使、北門漁青凃欣儀昨晚和家人緊盯監視器,到了半夜 11 點斷電,螢幕、家中一片漆黑。天亮後趕到魚塭,發現飼料塔、資材室被風吹毀,有的設備不翼而飛。

雪上加霜的是,區長通知要停電四天,為了替魚塭打氣、讓魚能活下去,她不斷地去各加油站買柴油,讓家中發電機能運作,她和家人接下來四天要輪流排班守夜、休息時則待在車裡,「這是唯一能睡的地方了。」

北門停電、家園滿目瘡痍,漁民重建之路困難重重。(照片提供/凃欣儀)

蘆竹溝漁船疊疊樂、村莊停水停電待支援

台南北門將軍沿海一帶漁村災情慘重,蘆竹溝漁港船隻堆疊在一起,也有不少船隻沉沒。將軍漁港也傳出停泊漁船遊艇翻覆、沉沒或浸水的災情。

蘆竹溝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邱永仁表示,昨天深夜出現猛烈的 17 級強風,在颱風登陸時間前後猶如龍捲風瘋狂席捲漁村,不只房屋、蚵寮受損,漁船也損失慘重,就連社區新蓋的蚵學園區也受創嚴重。

「蘆竹溝從未經歷這麼猛烈的颱風」,蘆竹溝全村人幾乎都沒有睡,雖然村莊、馬路一片狼藉,但現在全村莊沒水沒電,清晨已經向區公所反映求援,不過連應急物資都還沒送達,大家只能先強忍淚水整理家園。

台南沿海漁村遭遇強風肆虐,除了房屋蚵寮受重創,沿海漁港船隻碰撞堆疊,甚至浸水沉沒,損失十分慘重。(照片提供/蘆竹溝永續發展協會)
台南知名廟宇南鯤鯓牌樓昨夜 2 點遭強風吹垮。(照片提供/台南大雄空拍)

去年三颱重創白河,今年慘況重演,重挫蓮農信心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白河蓮子,半夜 12 點起狂風大作,讓白河蓮農楊家銘輾轉難眠。凌晨 4 點,他與妻子前往包裝場查看,映入眼簾的是被掀翻的屋頂、攪在一起的帳篷,以及亂七八糟的資材、蓮蓬,一股無力感席捲他們全身,頓時只能呆坐在原地。

天亮後,農路、田間慘狀更讓人心涼。楊家銘形容,現在的白河滿目瘡痍,路上佈滿倒樹,去(2024)年三個颱風已重創白河,農民採完蓮子後,蓮葉被吹斷、田間蓮藕全爛,九成蓮農賠錢、失收。白河蓮田面積從 200 公頃降至今(2025)年 150 公頃,今年慘況重演,且丹娜絲颱風來得早,田間的蓮蓬斷得精光、蓮子顆粒無收。

目前白河仍是停電狀態,楊家銘正努力清出一條路,把冰箱裡的蓮子借放在貨運公司的冷藏設備。他坦言,去年很多蓮農咬牙貸款、借錢復耕,如今錢還沒回收又虧一次,他年初花 100 多萬添購新設備的錢也打了水漂,「現在連重新起步的信心都沒了」,青農們一早彼此打招呼都是唉聲嘆氣,「是不是該離農了?」

蓮農的工作室、包裝區被颱風吹得一片狼藉。(照片提供/楊家銘)

延伸閱讀:

丹娜絲颱風0707》強風橫掃雲嘉沿海,五成溫室倒塌、八成牡蠣流失,損失慘重

丹娜絲颱風0707》麻豆文旦落果八成,酪梨農損四成,北門七股魚塭潰堤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