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金門近32年來第1位棒球國手 許書誠鼓勵學弟:熱情與堅持
中華棒協今天(20日)公佈2025年U18世界盃青棒賽中華隊最終20人名單,高苑工商大物游擊手許書誠首度入選,成為32年來第1位金門出生的棒球國手。「很興奮,也很緊張。」談到入選國手的心情,許書誠說:「比賽快到了,更高的挑戰才要開始。」
許書誠從出生到成長都在金門,棒球啟蒙階段國小(中正、金寧)、國中(金城)所屬球隊都是社團性質,高中來台就讀高苑工商才開始接受高強度的訓練,今年暑假過後升高三,目前身高長到187公分,打擊爆發力不錯。中華隊集訓期間,總教練廖宏淵(前味全廖述仁)多次預告,許書誠有成為大物游擊手的潛力。
金城國中總教練黃國偉回憶,許書誠在小二加入棒球隊前,練過羽球與跆拳道,所以協調性與敏捷性明顯優於同齡小孩。接觸棒球不久後,他認為許書誠的未來性很好,留在金門發展可能會受到限制,如果送到台灣科班學校,未來有機會拼國手。當時曾向家長建議,但家人認為孩子太小,留在金門就好,直到國中畢業後才來台就讀高苑工商。
許書誠國小階段並沒有因為打棒球而放棄跆拳道和羽球,跆拳道曾來台參加比賽,羽球在縣內成績也算頂尖。升上國中後,籃球隊教練也想挖角,遊說他加入球隊,但許書誠已下定決心專心練棒球,不再分心練羽球與跆拳道,隨著身材持續向上拔高,國三那年,他已立下志願,未來不僅要拼國手,也以打職棒為終極目標。
「金門棒球發展最大侷限在比賽機會太少。」黃國偉表示,金門雖然三級棒球都有球隊,但國小只有2隊,國、高中各1隊,在島內沒有正式比賽機會,加上經費有限,每年除了來台打軟式、硬式聯賽與選拔賽,頂多再打台中金龍盃與港都老四川盃2個盃賽,由於實力差距很大,往往只打2到3場就淘汰,因此金門小球員平均每年正式比賽可能只有10到或15場左右,比起台灣打球小朋友連一半都不到。
儘管國小、國中時期比賽經驗不足,但許書誠與同梯捕手洪貫祐的實力獲得棒球傳統球隊高苑工商的肯定,如願加入科班球隊。許書誠不僅在高二就入選國手,並且被不少大聯盟球探納入觀察名單。黃國偉表示,許書誠自我要求很高,即使過去社團球隊訓練量較少,但他都會自主練習,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黃國偉表示,金龍少棒在1969年贏得威廉波特冠軍後,曾到金門勞軍,當年行政院長蔣經國指示在戰地發展棒球,70年代最多有16支少棒隊,5支青少棒隊,那是金門棒球發展的高光時刻,後來也出了1名職棒球員,就是第一代三商虎投手綽號「金門仔」的翁豐堉。只是缺少教練與場地的問題,進入80年代球隊開始減縮,後來國軍戰地任務終止,新生兒出生率急速下降,金門棒球隨之式微,1996年球隊數歸零,直到10年後才重新組隊。
在黃國偉的記憶中,上一位金門出生的棒球國手是小他1歲的投手楊忠良,最初在金寧國小打球,畢業後轉到台北縣華僑中學與中華中學,加入榮工棒球隊體系,1991年與張泰山、曹竣崵、潘忠韋等人一起贏得IBA世界青少棒冠軍,1993年再與許銘傑、王金勇等人拿下IBA世界青棒季軍。
時隔32年,金門再出棒球國手。許書誠不諱言,當教練告訴他這項訊息後,內心多少會感到有點驕傲,不過他告訴自己,還是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希望在U18保持平常心,幫助中華隊打出最好的成績。他還要告訴在金門打球的學弟:「只要保持對棒球的熱情,並堅持下去,一樣可以跟我一樣入選國手。」
成長過程經歷金門棒球由盛轉衰,黃國偉如今肩負重新在故鄉發展棒球的使命。除了許書誠外,今年U15世界盃女壘賽國手許卉妮國小也是在金門打棒球,後來轉到台北北投國中改打壘球。一年內2名子弟兵入國手,50歲的黃國偉與有榮焉,他說:「象徵金門地區也有能力培養出不錯的棒球選手,為金門地區棒球運動帶來一股強烈的動力。」隨即笑說:「我可以退休了。」
U18世界盃將於9月5日起在日本沖繩開打,共有12國參賽,預賽分為2組,中華隊與美國、澳洲、巴拿馬、中國、德國同組,另一組是日本、韓國、波多黎各、古巴、義大利與南非。分組前3名晉級超級循環複賽,14日進行決賽。中華隊在2019年拿下隊史第3座冠軍(包括前身IBAF世青),過去2屆都拿下亞軍。
中華青棒隊名單
總教練:廖宏淵
教練:蔡秉師、邱子愷、張榮勳
投手:劉任右、何樺、賴謙凡、陳世展、鍾亦恩、王奕翔、蘇嵐鴻
捕手:張育豪、游能茗、江庭毅
內野:張乙安、許書誠、吳承皓、李凱棋、曾聖恩、阮宥瑋
外野:帕蘇拉.塔基斯利尼安、林珺希、蔡琞傑、楊才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