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可以當同事但不要變主管?Workday 最新調查揭工作者與 AI Agent 合作的顧慮
AI Agent 是指能在既定範圍內自主或半自主地執行任務、做出決策並與人互動,同時透過學習與適應來達成特定目標的智慧系統。現在,AI Agent 正加速進入辦公室,從文件處理到流程自動化,已經成為許多員工日常密切協作的「新同事」。
近期,Workday 委託 Hanover Research 針對 2,950 位全職 IT 決策者進行調查,對象涵蓋北美、亞太與歐非地區。這份《AI Agents Are Here—But Don’t Call Them Boss》報告指出,已經有 82% 的企業組織正在擴大 AI Agent 的使用。
工作者對 AI Agent 的接受度與主要顧慮
這份報告指出,有 75% 受訪者樂於與 AI Agent 並肩工作,但有 70% 不想被 AI Agent 管理,也僅有 24% 接受 AI Agent 在未經人類授權的狀態下運作,凸顯員工與 AI 的角色分明,以及對 AI 控制感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近 90% 受訪者相信 AI 代理可以幫助完成更多工作、提升生產力,但也擔心隨之而來的壓力上升、批判性思維下降與人際互動減少。儘管失業焦慮仍然存在,但只有 12% 擔心 AI 會奪走工作,反而有 76% 認為 AI 能紓解人力與技能短缺,也就是整體而言,員工傾向把 AI 視為人類判斷、領導與同理心的補充而非替代。
信任與部署障礙
在 Workday 的報告也提到,仍在探索階段的組織中,僅 36% 相信公司會負責任地使用 AI;在已累積經驗且準備擴大的組織,信任度直接躍升至 95%,可見員工對 AI 的信任度與使用 AI 的經驗呈正相關。
然而,針對使用 AI 的阻力,有 44% 受訪者指出偏見、資料隱私與法律問題是最擔憂的事,39% 指出安全與隱私挑戰令他們難以完全信任 AI ,另有 30% 非常擔憂 AI 濫用的問題。此外,工作者對 AI 的信任度也因情境而異,例如在 IT 支援與技能發展等相對低風險場景較高,在徵才、財務與法務等敏感領域則較低。
Workday 人工智慧副總裁 Kathy Pham 指出,建立信任的關鍵在於讓 AI 服務於明確目標,並在每一次決策中堅持以人為本。同時,企業領導者應優先投入員工訓練,技術供應商則必須把保護機制預設在產品設計中。
AI Agent 成功落地的 3 大關鍵
AI Agent 帶來的生產力紅利已獲得廣泛認可,但其成功落地還必須仰賴三項關鍵。首先,必須明確界定 AI 的授權範圍與責任邊界,避免越權與不透明的「背景運作」。其次,要以訓練、指引與溝通強化員工的使用能力與掌控感。最後,建立跨部門治理機制,把倫理、隱私與安全內建在流程與系統之中。在這樣的框架下,未來職場將不是「人被 AI 取代」,而是透過「人機協作」擴張人類能力的新紀元。
Workday 這份最新研究也顯示,工作者對 AI 的態度並非單一維度,多數人歡迎 AI Agent 成為隊友,但明確拒絕讓它成為主管,這樣的心態,也提醒企業導入 AI 時,必須同時回應「效率追求」與「以人為本治理」的雙重課題。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workday、《techradar》、《Computer Weekly》,首圖來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