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丹娜絲颱風 0730》致命石綿瓦廢棄四散,高達1.5萬噸難清運,釀工安危機(災後 24 天)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7月30日22:22 • 發布於 07月30日08:30 • 上下游新聞

丹娜絲颱風造成嘉南地區 2.3 萬房屋受損,更有高達 1.5 萬噸的石綿瓦、建材破碎四處散落。吸入石綿會造成致命危機,有居民反應,因長時間吸入粉塵,已出現喉嚨刺痛、咳嗽有痰、手腳如針刺般發癢等症狀,卻無能為力。

因地方清運量能極端不足,目前石綿廢棄物幾乎都暴露於空氣中,或與其它垃圾混裝,十分危險。地方政府呼籲,中央需盡快提供廢棄物清運協助,以免民眾受到致命危害。

災區共有高達 1.5 萬噸破損石綿瓦需清除(攝影/楊語芸)

石綿若破裂或碎化,將帶來不可逆傷害

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教授賴全裕指出,石綿是纖維狀水化矽酸鹽的總稱,因價格低廉、隔熱效果佳、加工方便,自 1945 年起在全球開採使用。台灣大量使用於建築的石綿浪板、屋頂的石綿瓦、房間輕隔板的夾層,以及車輛的來令片(俗稱煞車皮)中。

然而,石綿又被稱為「惡魔之髮」(devil’s hair),其纖維極細,吸入人體後潛伏期長,入肺後不易被人體移除,更與石綿與間皮瘤癌(註 1)、肺癌、胸膜斑及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等疾病高度相關,各國皆推動禁用。台灣也於 2012 年起陸續禁止石綿進口與使用。

根據環境部 2023 年普查,台灣約有 23 萬棟建築物使用石綿建材,以彰化、雲林、台南沿海地區房屋居多,這次風災更產生超過1.5 萬噸的石綿廢棄物。賴全裕表示,石綿若完整封存在建材中,其實風險不高,但石綿瓦不耐強風,一旦破裂或碎化,纖維釋出,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破裂碎化的石綿瓦建材,散落在災區各地(攝影/楊語芸)

破碎石綿瓦需用雙層太空包封存,或帆布覆蓋

賴全裕建議,「維持建材完整性」是避免暴露在石綿纖維中的最佳作法,若發現石綿瓦破損,應先用水霧將其噴濕,再用雙層太空包封存,或用帆布覆蓋,以防石綿纖維飄散,並應立即通報環保局處協助清運,不可隨意丟棄或混入一般垃圾,務必交由合格清運單位處理。

此外,若要移除石綿,或有接觸石綿風險時,建議民眾至少佩戴 N95 以上等級口罩,並穿長袖衣物,移除後應立刻沐浴更衣。

石綿瓦未及清運,居民僅能放置於肥料袋等裸露在外。(攝影/楊語芸)

不過,災後實際清運狀態,與專家建議剛好相反。「洄稻佳里」女農楊淑華指出,災後第一週,民眾為了盡快整理家園,清理方式多半是看到什麼就撿什麼,石綿瓦夾雜在各類建築廢棄物中,無法分類清楚。

且因作業環境混亂,沒有人會為此特別換穿防護衣物,不只徒手作業普遍,防護措施付之闕如,甚至有人為了方便裝袋,還將石綿瓦打碎,再加上放入的飼料袋過薄,石綿浪板割破袋子的情況屢見不鮮。直到隔週,當地里長才透過廣播宣導,提醒居民石綿瓦需另行裝袋,混丟垃圾車的情況才有所改善。

石綿瓦與垃圾可能混雜堆置。(圖片提供/楊淑華)

村里長:包裝物資匱乏,頻繁斷訊增加宣導難度

北門區北門里里長侯明順指出,居民幾乎沒有處理過廢石綿瓦的經驗,他近日都在協助區公所宣導處理、堆置方法,然而石綿瓦建物毀損很多,回收與清運的需求相當大,能防範石綿瓦粉塵飄散的資材,諸如太空包、口罩等都相當匱乏。

他向區公所反應,但公所表示,清運人力與物資僅能由市政府環保局提供,現在村落裡四散廢石綿瓦,居民只能用肥料袋等應急,也不見清潔隊前來處理,他相當無奈,只求環保局盡快進場,或至少提供充足的物資給居民打包。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村長蕭榮馨也說,鄉公所要他協助向居民宣導要登記清運、領取太空包等資訊,但現在居民都因災後重建焦頭爛額,加上迄今通訊、網路都還很不穩,也很難確認居民是否都有收到石綿瓦清運消息,「電信需先穩定,不然也收不到(清運)資訊」。

石綿碎片漫天飛舞,連義消都沒有公安意識

另有災區居民表示,颱風過後,因為鄰居房屋的石綿瓦幾乎全數毀損,碎片四散,空地堆滿破碎石綿片,也沾附大量石綿絮,石綿粉塵隨風飄散,沾黏在衣物與鞋底,每次進屋都不知不覺把灰帶進來。因為長時間吸入粉塵,已出現喉嚨刺痛、咳嗽有痰、手腳如針刺般發癢等症狀,但目前不可能搬家,可怕的處境無能為力。

台南市議員李宗翰也指出,他曾帶著義消協助修繕民宅,發現義消直接將石綿瓦從屋頂拋下地面,顯示政府未落實災區安全教育,「現場毫無工安意識,石綿的風險根本沒有被正視。」

石綿的風險未被充分正視,許多「無主」房屋的石綿瓦散落一地,無人清理。(攝影/楊語芸)

區公所僅協助造冊,清運仍由縣市政府主責

為何鄉鎮區公所無法積極介入石綿瓦清運?北門里民政及人文科郭里幹事解釋,石綿瓦因有危害,通常是要民眾自行向環保局通報,由專門合作回收業者處理,這次是為了快速掌握清運需求,台南各公所才協助登記清運名冊,但只有市政府才能提供打包物資、把石綿瓦運離村落。

郭里幹事表示,依目前現況,村里都知道要確實打包、分類石綿瓦,並要避免吸入粉塵,但她坦言,如北門等較偏鄉的鄰里,建物幾乎含有石綿瓦,這次災後產生的廢棄量極高,連打包的物資都不夠,希望地方政府能盡快派遣清潔隊處理。

南市環保局:民眾須主動通報,石綿已混進垃圾

台南市政府環保局王股長表示,若有居民來電詢問,會一一告知如何安全拆除與處理石綿瓦,包括:先拍照、向環保局申報,取得允許後才能進行拆除與打包,再提供聯繫資訊,由專業業者前往清運。

不過,這套流程的前提是居民「知道要打電話來問」,多數災民可能連需要先打電話詢問都不知道,環保局僅表示,已請區公所與里長加強宣導,也希望媒體協助報導。

針對垃圾未分類一事,王股長則強調,「清潔隊會判斷,石綿瓦會另外處理」,但也坦言,一旦石綿瓦與一般垃圾混雜,的確難以分辨處理,甚至連石綿瓦暫置點也被堆放各式建築廢棄物,「混雜的情況一開始確實存在,但經過這三週的宣導與提醒,目前已經有明顯改善」。

嘉義縣政府:量能超載,向中央申請補助

嘉義縣政府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科長蘇義雄表示,縣政府於 7 月 10 日就公告石綿瓦包裝、通報資訊,請鄉鎮區公所宣導,並提供簡易圖卡與諮詢專線,利於民眾知道清運流程。不過現在問題在於清運的需求量極爲龐大,據他估計,嘉義縣可能有 2000 戶住家要清運石綿瓦,所需人力與物資遠遠不足。

蘇義雄提及,現在縣政府正新增廢棄物招標案,並簡化程序,以更快增加清運人力,解決含石綿瓦等廢棄物清運。他也補充,嘉義縣市與台南市已向環境部聯繫,呼籲盡快新增廢棄物清運補助方案,提供地方經費來補充清運人力與物資。

環境部:清運費用破億,中央同意擴大清運補助

針對石綿瓦清運現況,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循環處理組科長李旻壕說明,這次風災產生的廢石綿瓦量過高,粗估需至少 7.8 億元經費清運,環境部已收到地方政府建議,協助向行政院提出專案,擴大清運經費。

李旻壕透露,環境部目前已收到公文,同意可針對廢石綿瓦清運擴大補助,接續會盡快通知給三個縣市,協助他們提交申請計劃,屆時中央就可提撥更多經費給予地方增加清運的人力、物資。

註:間皮瘤癌是一種罕見惡性腫瘤,主要發生於胸膜或腹膜,與吸入石綿纖維高度相關,致死率高,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丹娜絲颱風報導全系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