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超過四成父親憂鬱風險高!家庭經濟壓力成隱形炸彈

中天電視台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1月04日09:52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超過四成台灣爸爸呈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主要壓力來源來自於家庭經濟困難。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之後,近八成父親坦言家庭開銷明顯增加,不少人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支出壓力。

傳統印象中男性應堅強、抗壓,是「家庭支柱」,這樣的社會期待反而讓許多父親選擇隱忍情緒,不主動尋求協助。(示意圖/Pixabay)

傳統印象中,男性應堅強、抗壓,是「家庭支柱」。然而,這樣的社會期待反而讓許多父親選擇隱忍情緒,不主動尋求協助。一旦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又缺乏適當紓壓與支持,憂鬱症便悄然上身。

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研究指出,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被診斷或治療,將對孩子的社交發展與行為表現產生長期負面影響,例如情緒不穩、學習障礙、甚至在人際關係中出現疏離與攻擊傾向。這些影響,可能持續數年,甚至延伸到成年階段。

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男性憂鬱症盛行率約為女性的一半,但實際就診率更低。這並非代表男性較少患病,而是「男性不願就醫」的文化與社會壓力讓疾病長期被忽略。父親一旦在經濟、家庭角色間進退失據,容易出現自責、倦怠、無力感、易怒、甚至酗酒等逃避性行為。

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男性憂鬱症盛行率約為女性的一半,但實際就診率更低。(示意圖/Pexels)

為降低男性憂鬱對家庭的衝擊,以下幾點建議供醫療與社福單位參考:

  • 建立「父親心理健康」篩檢機制:如產後家庭衛教中納入爸爸憂鬱量表(如PHQ-9)篩檢。
  • 設立「爸爸支持團體」:提供諮詢與心理支持資源,讓父親有安全的情緒出口。
  • 推動企業「友善家庭職場」政策:如彈性工時、男性陪產假落實,減輕育兒壓力。
  • 公私協力加強健康識能宣導:破除「男人不該喊累」的刻板印象,鼓勵父親勇於表達壓力與困難。
尤其父親在家庭中常以「沉默的守護者」自居,但沉默不是解方,沉默是風險。(示意圖/Pixabay)

照顧孩子,也需要先照顧父母的心理健康。尤其父親在家庭中常以「沉默的守護者」自居,但沉默不是解方,沉默是風險。呼籲社會各界,正視父親在現代家庭中的心理健康議題,給予他們更多理解、資源與支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參考資料

  • 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 董氏基金會「爸爸心理健康現況」調查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憂鬱症就醫統計報告
  • WHO Mental Health and Men: Breaking the Stigma

文章授權轉載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爸」氣不再?超過四成父親憂鬱風險高!家庭經濟壓力成隱形炸彈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中天新聞LINE官方帳號,一手掌握當權者不想讓您知道的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