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vs定期定股哪個好?專家:新鮮人薪水這比例最適合 4大趨勢產業必買
近期美元投資成為上班族新選擇,許多人透過定期定額方式進行理財規劃。上班族洪德諭表示,他投入約3萬元台幣在美元投資上,每月透過定期定額購買台股、美股及ETF,同時配置美債,因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即使投入不多但仍有小賺。專家指出,定期定額是年輕人常用的平均成本法,適合忙碌上班族、小資族及新手,而定期定股則可能帶來更高報酬,如台積電5年績效突破111%。專家建議投資水位應佔薪資三分之一,並關注金融、AI科技及永續產業等未來趨勢。
洪德諭表示,他每個月會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包括台股、美股和ETF等,同時也配置美元投資和美債。他認為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市場值得投資,雖然美元投資金額不多,但加上利息收益,整體而言還是有小賺。除了像洪德諭這樣的投資方式,更多上班族因工作忙碌,選擇採用懶人投資法。
定期定額是一種平均成本法,每個月固定投入一定資金,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10年後才能慢慢回收財富。透過長期持續買進同一種資產,可攤平成本、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特別適合上班族、小資族或投資新手。理財作家張琨琳指出,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由於剩餘資金不多,只能透過定期定額方式累積資產,至少要累積到100萬,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張琨琳進一步分析,除了定期定額外,也可朝向定期定股方式發展。以台積電為例,若從2020年開始每月固定買進10股,5年下來績效就突破111%。相較之下,定期定股累積資產速度較快,但每月扣款時會產生壓力,投資人必須選擇能夠承受的投資組合方式。
根據統計,2025年8月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達167億元,ETF定期定額交易中以0050奪冠,有超過48萬交易戶數,其次是00878和0056。個股方面,台積電有10萬交易戶數,排名第二和第三則是玉山金和兆豐,顯示金融股仍是投資人的存股標的。
關於每月投資金額,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副教授歐素華建議,投資水位最好佔薪水的三分之一,且應分階段進行。收入5萬元以下時,可用10%至20%來存錢;收入達10萬或20萬時,應存更多,約三成至五成的金額。隨著年資和薪資成長,新鮮人可從每月5000元開始,每年慢慢增加,後期累積速度才會加快。
歐素華分析,不論選擇定期定股或定期定額,除了穩健的金融類股外,AI科技、永續相關產業都是未來主流趨勢,適合長期持有。她建議以10年為一個投資區段,未來10年金融發展、電動車、綠能產業和永續議題是投資族群應關注的四大主題。投資時不要只看單一公司,而應考慮多個公司的配比,並做好功課了解產業脈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