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美米牛進口!韓砸3500億美元投資 換關稅降至15%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韓美達成全面貿易協定,對等關稅從原定的25%降至15%,汽車關稅也同步下調至15%。不過協議中還包括,南韓需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包括1500億美元的造船合作基金,以及2000億美元涵蓋半導體、核電及生技領域的投資基金。除此之外,南韓還將向美國購買價值1千億美元的能源產品。不過備受爭議的稻米和牛肉市場,最終韓方並未開放。
原定31日壓線協商的南韓經貿代表團,提前一天被美國總統川普召見,來到白宮會晤。經過1個多小時討論後,終於拍板定案,川普親自發文公布結果。
貼文上清楚寫出,美方最終決定向南韓課徵15%的對等關稅,而韓國主要出口產品之一的汽車,關稅也一併由25%下調至15%。只是換取降稅的條件是:要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折合台幣約10.5兆元。
南韓總統政策室室長 金容范:「此次協議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擴大與美國在造船業領域的合作。韓美造船合作基金達1500億美元,項目涵蓋船舶建造、MRO、設備製造等造船業整個產業鏈。」
其中1500億美元,正是韓方提出的「MASGA」專案,目標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強大。這一提案顯然符合美方口味,川普呼籲韓方盡早推動項目落地。而另外的2000億美元基金,則包括這些領域。
南韓總統政策室室長 金容范:「除了造船領域以外,半導體、核電、二次電池、生技等韓國企業具有競爭力的領域,也將籌集2億美元對美投資基金。」
還沒結束!南韓還將全面開放市場,讓美國汽車、卡車等商品以「零關稅」進口;
甚至還同意,未來四年內額外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和其他能源產品。
南韓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臨時領導人 宋彥錫:「由於協商時間緊湊,感覺(談判小組)做了許多讓步。現在需要總計4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和能源購買,這比韓國外匯存底還要多,這金額會不會太高呢?」
投資基金加上購買能源共計4500億美元,相當於佔韓國約1.8兆美元GDP的25%,鉅額數字招致在野黨國民力量黨抨擊,認為換取降稅的代價過於沉重。
南韓企劃財政部長官 具潤哲:「考慮到我們和日本的經濟規模不同,我認為與日本相比用日本投資規模36%的金額(扣除造船基金)達成協議,從這一點來看此協商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質疑聲浪,作為韓方代表之一的企劃財政部長進一步解釋,已優先考慮國家利益,比起東京當局拿出的5500億美元,已經低了不少。而且談判團成功堅守最後底線,阻止美國稻米和牛肉進入國內。
只是川普似乎不達目的不罷休,在社群平台上暗示南韓農產品市場可能開放。對此,南韓總統室明確強調沒有這回事,重申韓美協商並未達成這部分協議。
韓聯社TV記者:「韓美通商協商結束後,李在明總統在社群媒體上直接傳達了協商達成的消息,並聲稱已經度過了一個難關。李在明評價指出通過此次協商,政府消除了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將美國徵收的對等關稅調整到低於或等於主要對美出口競爭國。」
對於壓線協商結果,南韓總統李在明高度評價,希望藉此協議加強韓美產業合作,鞏固同盟關係,李在明預計兩周內還將訪美與川普會晤。只是面對總統的強心針,不少南韓民眾們面露擔憂。
南韓民眾:「我們國家的造船業世界有名,擔心技術可能會外流。」
南韓民眾:「聽到確定要投資3500億美元,這對韓國的經濟規模來說,數字太高了。」
甚至有民眾不服政府交易,來到美國駐首爾大使館抗議,高舉標語,譴責川普對經濟的威脅。
抗議民眾:「我不認為關稅是從25%降到了15%,而是從0%升到了15%。而且國防成本和美國武器進口等議題,韓美峰會上可能還會被提起。」
抗議農民:「記者會上說關稅談判已全面落幕,但我們農民卻覺得還沒結束,因為目前為止還不知道談判細節,所以我們非常擔心。」
韓美好不容易談成的「全面貿易協議」恐怕只是個開始,南韓各界悲觀預期,川普任期內,來自美國的關稅壓力只會接踵而來。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