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保40周年》無聲守護者、滅火器,黃天牧、陳冲妙喻存保制度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今(10)日下午舉辦40周年慶茶會,行政院長卓榮泰、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等多位高層出席,冠蓋雲集。中央存款保險董事長黃天牧致詞時以「無聲守護者」形容存保制度;行政院前院長陳冲於媒體聯訪時也以「滅火器」妙喻,還因這生動比喻,讓中國大陸決定自台灣引入存保制度。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簡稱中央存保或存保公司,為金管會督導的周邊單位之一。存保公司今日發布的新聞稿提到,中央存保曾於民國80年代平息55家金融機構擠兌及監、接管問題金融機構;緊急奉命承接近400家基層金融機構金融檢查;民國90年代結合金融重建基金機制處理56家問題金融機構有序退場;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實施暫時性存款全額保障化解潛在金融危機;近年則受主管機關(金管會)委託監控特定金融風險、管理及運用金融業特別準備金、運用金融科技優化承保風險監控機制…等等。
黃天牧提醒巨大危機:以為不會再來
中央存保現任董事長為金管會前主委黃天牧,去年9月23日出任。黃天牧今日致詞時表示,由於過去40年的辛苦付出與堅持,存保公司才能交出一張不辜負社會期待的成績單。成就固然值得肯定但不可自滿,「我們要居安思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Paul Krugman曾說過,巨大的危機不在於危機本身,而在於以為危機不會再來。國際金融環境瞬息萬變,「2023年幾家歐美銀行陸續發生經營危機提醒我們,危機的發生不會提前宣告,所以我們要用更謹慎的態度來不斷的精進,把過去的經驗轉化為制度,把過去的教訓轉化為韌性。」
黃天牧接著談到,很欣賞曾任歐洲央行總裁及義大利總理的Mario Draghi曾說過的一句話,「他說存款保險制度就是穩定金融的無聲守護者」,因為存保最好的運作狀態,就是它發揮最少作用的時候。「中央存款保險公司非常珍惜我們所扮演的無聲守護者的角色,我們也會持續強化和主管機關、金融機構跟民眾之間的連結,繼續強化科技的運用、風險的管理跟精進我們的退場機制。」
黃天牧亦指出,台灣是國際存款保險協會(IADI)的創始會員,2002年IADI成立之際就擔任執行理事及研究與準則委員會主席,20多年來一直參與IADI有關國際存保準則的制度修訂,「我們要持續參與國際存保協會的各項活動,讓台灣的存保制度能夠既穩健又前瞻。在承平時期,精進制度、厚植信任;在變局時期,敏捷承擔、調適前行。」
更強、更快、更無感,國際存保三趨勢
中央存款保險副總經理范以端於媒體聯訪時也談到,美國矽谷銀行等倒閉事件發生後,國際上正在修正存保的核心原則,主要有三個重點,首先、要有更強的金融安全網,「像金管會、央行跟我們(存保公司),要合作密切。」
其次、存保機構賠付給存款人的速度要更快,國際準則以往是7天,現在往3天邁進。關於這點,我國存保制度成立40年來,尚未動用過,也就是說,無論是2008年金融風暴時的暫時性存款全額保障,抑或目前的每機構每位存款人限額300萬元保障,存保公司成立以來,從未直接賠付給存款人,因為我國採用的是金融機構退場的機制,也就是第三點。
范以端說,存保機構除了賠付給存款人之外,可以用更積極的方式來處理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叫做退場(resolution)或清理。例如,先由政府接管,接著再舉行標售,過程為金融機構的所有權異主,金融機構的存款客戶感受不大。「讓存款人即使在金融風暴時,也可以有一種無縫接軌的感覺,時時受到保障,」這正是存保核心原則的第三個修訂方向。
大陸向台灣取經存保,認同「滅火器」
存保公司希望扮演好無聲守護者的角色,存保制度的滅火器功能,因為曾任金管會主委、行政院長的陳冲的妙喻,從台灣被導入至中國大陸。陳冲今日亦受邀出席存保公司40周年茶會,會後媒體聯訪時說,今年是台灣的存保40周年,中國大陸則是10周年,「他們很晚(成立),因為這東西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共產主義或者社會主義不太用,所以他們很猶豫。」
陳冲回憶,2013年,他卸下行政院長職務後,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者問他,「可不可以來台灣參觀一下,華人社會裡面用存保這個制度,是什麼樣的效果?」後來,大陸的決策者在北京辯論、決定要不要設立存保制度時,台灣的參訪起了作用,「那個經驗告訴他們,在華人社會裡用這個滿好的,可以安定人心。」(推薦閱讀)普發現金1萬申請網址出爐?網曝領取資訊 中央存保公司說明「注意事項」
陳冲說他當時被問到,倘若設了存保制度,但是都沒有用到,該怎麼辦?陳冲告訴對方:「就跟滅火器一樣,你家裡不能沒有,但是你也不希望用到。」就是滅火器的這個妙喻,說服了大陸的相關決策者,隨後於2015年成立存款保險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