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關稅談判+232條款 8月PMI續跌 連3月緊縮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由於製造業觀望對等關稅談判以及二三二條款發展,中經院一日發布經季節調整後的八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零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十七點九,連續三個月緊縮。學者提醒,後續除關注關稅的轉嫁效應,對等關稅遭裁定不合法,也讓不確定性再次升級。
美國對等關稅八月上路,不過台灣仍持續談判,暫行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中經院指出,製造業觀望關稅談判細節、二三二條款實施方式,以及終端市場需求反應,八月PMI指數續跌至百分之四十七點九,為一一三年四月以來最低水準,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零點七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十七點六,連續五個月緊縮。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表示,上半年受惠於關稅前的拉貨潮,PMI表現不錯,如今拉貨潮告一段落,製造業情況開始有點混亂,產業衝擊差異化愈來愈明顯,人工智慧(AI)相關、先進製程還是很不錯,但成熟製程、汽車工業相當低迷。
簡錦漢點出兩大不確定性,首先,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美國總統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課徵關稅不合法,接下來看最高法院裁定,若再度否決,川普可能會用其他手段推行關稅政策。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最高法院宣判不合法的可能性不低,但依照川普個性,偃旗息鼓完全不用想,一定會把相關條款全部找出來,繼續推進關稅戰,到時候關稅談判、稅率重新洗牌,又是新的挑戰。
第二個不確定性是美國關稅的轉嫁效果,簡錦漢表示,美國進口關稅已經拉高,現在由進口廠商吸收關稅,接下來幾個月會有兩種狀況,一是進口廠商調高美國當地售價,二是要求出口至美國的廠商負擔部分成本,前者將導致售價上升、需求下降,後者是出口廠商利潤下降,無論哪一種情形,都是負面結果。
連賢明補充,成本上升反映至價格,一般需要三至六個月,現在關稅已經上路,拉貨紅利也消退,接下來幾個月PMI會繼續往下走,還是持平盤旋,有待繼續觀察。
中經院也同步公布八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NMI,雖然連續六個月擴張,指數續跌二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十點七。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回跌一點七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十八點九,連續六個月緊縮,也是非製造業自一一二年六月以來,未來展望指數最長緊縮連續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