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裁員潮,AI明星公司也跟風:Scale AI剛拿Meta投資143億,為何轉身就砍14%員工?
儘管Scale AI剛獲得Meta 143億美元投資,卻宣佈裁員14%。成立於2016年的Scale AI,與OpenAI、Google等科技巨頭合作。創辦人汪滔當年為MIT大一生,為追求AI事業毅然休學。從明星新創到裁員震盪,背後是一場資本與人才競逐下的AI版圖重組。
剛獲得Meta斥資143億投入的新創公司Scale AI,最近急踩煞車,宣布裁員約14%,估計影響約200名全職員工和500名全球約聘人員。
不過,能夠吸引Meta進行全球最大外部投資的公司,來頭也是不小。這筆交易還同時讓Scale AI的創辦人之一美籍華裔汪滔(Alexandr Wang)加入Meta,出任超級智慧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負責人,也讓Scale AI的估值突破290億美元。
Scale AI到底有何實力,能讓Meta願意斥資重金投資?
這間公司成立於2016年, 專注於提供AI訓練所需的數據與標記服務。Scale AI在發展中國家雇用大量低成本合約工(曾被稱為「數位血汗工廠」),為OpenAI、Google、Meta、NVIDIA等科技巨頭提供精確數據,還與美國國防部合作。這些標記與管理過的數據成為推動AI發展的核心資源,使Scale AI被視為業界的「AI軍火庫」。
值得一提的是,汪滔與大名鼎鼎的OpenAI創辦人早就相識,是AI研究領域的早期參與者之一。當年汪滔創立Scale AI時,還在MIT就讀大一。為了投身AI,毅然決然休學。
2025年中國開發的DeepSeek橫空出世後,28歲的汪滔受邀來到美國國會,向議員們建議如何保持美國的領先地位。
搶快失算,踩了急煞車
Scale AI如此火紅,為何要大刀砍人?
代理執行長Jason Droege(他是投資公司Benchmark的創投合夥人,也是Uber Eats的創辦人)在內部信中坦言,Scale AI在生成式AI(GenAI)部門的擴張過快,導致效率低落、職能重疊與官僚化問題。公司決定將16個GenAI小組整併為5個核心團隊,並裁減人力,期望提升營運效率,聚焦企業、政府與國際市場的AI應用。
《Business Insider》指出,所謂「擴張過快」的說法背後,實際原因與Meta入股後客戶變化有關。Google、OpenAI與xAI等主要客戶,因利益衝突疑慮,陸續縮減或終止合作,直接衝擊業務發展。
Scale AI裁員過程也引發關注,部分員工在未正式接獲通知前,帳號即遭停用。根據內部郵件,受影響員工將領薪至2025年9月15日,並可在簽署資遣協議後獲得至少四週的額外薪資……
繼續閱讀全文👉🏻科技業裁員潮,AI明星公司也跟風:Scale AI剛拿Meta投資143億,為何轉身就砍14%員工?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雲端情人來了?馬斯克推出性感「AI伴侶」引爭議,背後是百億孤獨商機與治理難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