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睡到並軌!Threads爆紅「退熱貼助眠法」真的有效?編輯實測揭真相!

女人我最大

更新於 10月19日16:11 • 發布於 10月19日16:11

你也有「明明很累卻睡不著」的困擾嗎?失眠早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根據最新統計,全台約有40%成年人有睡眠障礙,尤其是入睡困難最常見。不少人試遍助眠精油、香氛蠟燭、放鬆音樂仍難入眠,因此助眠技巧多年來都是相當受關注的話題!最近在 Threads 上就有一篇關於「退熱貼幫助入睡」的貼文意外爆紅,轉發數突破 3 萬次,引起許多網友熱烈討論、紛紛親自嘗試。

小指貼退熱貼?日本網友實測助眠法爆紅

圖片來源:IG@asu__kurashi

這個話題源自日本網友asu__kurashi 的分享。她在 Reels 影片中提到,人體的小指反射區與「心臟」、「自律神經」及「腎臟」都有連結,若透過局部冷卻,能鎮定過度運作的神經系統,進而幫助身體放鬆、自然入睡。

她親自實測,做法相當簡單:將退熱貼剪成約 1.5~2 公分寬的細條,包覆著「小指根部」即可。若長度不夠,可用 OK 蹦輔助固定。她分享自己與老公都試過,隔天醒來時感覺特別放鬆、睡得很沉。

網友實測心得:有人睡到忘我、也有人無感

圖片來源:女大編輯部攝

不少日本與台灣網友紛紛跟風嘗試,留言區充滿「我真的秒睡!」、「睡到並軌」等回饋。也有人表示貼上後入睡速度明顯變快,早上起來精神飽滿、完全沒倦怠感。不過,也有部分人覺得效果不明顯,懷疑是心理暗示作用。

《女大》編輯也親自實測,她笑說自己平常再累也難入睡,但這次貼上後竟真的不知不覺睡著了,連同樣失眠的媽媽也表示「睡得超好」,效果讓人驚喜。

想要嘗試前先注意,以下這些人不建議使用退熱貼:

雖然退熱貼助眠法看似簡單無害,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

1. 2歲以下嬰幼兒:退熱貼多含薄荷醇,可能刺激中樞神經,造成呼吸抑制甚至危險。

2. 皮膚敏感、過敏或有傷口者:貼敷可能引起紅腫、刺痛或感染。

3.孕婦、心臟病、肺部疾病、貧血、癲癇患者:此類族群對體溫與神經變化較敏感,建議避免嘗試,以免影響健康。

編輯觀點:助眠效果因人而異

從中醫與反射學角度來看,小指末端確實與心經、自律神經有關,透過冷敷可讓神經放鬆、體溫下降,有助身體進入休息模式。但這類民間療法仍屬輔助性質,無法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若想安全嘗試,建議選擇成分單純、低刺激的退熱貼,每片只使用一次,且貼敷時間不宜超過 8~10 小時,以免造成皮膚過敏或乾癢。

比起失眠焦慮,放鬆的心態才是關鍵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小指貼退熱貼助眠法」因為操作簡單、成本低,因此引發話題,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與其依賴特定技巧,不如從身心平衡下手,培養自然入睡的節奏。想改善睡眠,可以從日常小事做起:

1.早起曬太陽:陽光能調整生理時鐘,讓褪黑激素分泌更規律,晚上自然想睡。
2.泡腳、泡澡或輕度伸展:溫熱水能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降低入睡前的緊繃感。
3. 練習呼吸放鬆法:像是「4-7-8呼吸法」或腹式呼吸,搭配淡淡的薰衣草或甜橙精油香氣,有助穩定情緒與放慢心跳。

改善失眠最終目標,是要讓身體在放鬆中自然迎接睡意,找到屬於自己的放鬆節奏,才是每個安穩夜晚的開始。

封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IG@asu__kurashi

立即加入『女人我最大官方帳號』美麗祕訣、每日運勢、好康優惠搶先看!

延伸閱讀:

3個月減肥11公斤!網友靠3招從「小腹婆→螞蟻腰」這樣吃不運動也能加速燃脂

不用斷食、不用運動!日本明星靠「飯前加1步驟」兩個月狂瘦7公斤!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韓女砸3億整型400次「連肚臍、耳朵都動刀」!揭背後陰影:男友嫌醜讓她自卑3年

Styletc
02

時尚網紅列「衣櫃必有10單品」!一衣多穿搭出24+種造型,5分鐘就能輕鬆出門

女人我最大
03

只靠深蹲就能瘦?編輯親測一個月激瘦4公斤!不節食照常吃,褲子尺寸秒從L→S!

女人我最大
04

身分證有「1」招待頂級肉盤!雙11餐廳優惠整理:「法式焗龍蝦」免費吃

女人我最大
05

還在為浴室打掃頭痛?只換「這款磚」污垢秒隱形,5年都像剛裝潢

100室內設計
06

女星爆買22咖「台灣LV包」!關穎、舒華都用過,耐髒能裝紅到歐洲去

女人我最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