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瘦瘦針減重不是萬靈丹!營養師提醒:少吃≠健康瘦,蛋白、碳水與運動都要顧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02日08:49 • 發布於 10月02日08:48

近年「瘦瘦針」掀起減重熱潮,第三代「瘦瘦筆」上市後,再度引發討論。專業減重營養師姚蘊珈指出,瘦瘦針模擬腸道激素GLP-1,透過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及穩定血糖,幫助減少攝取並延長飽足感,但並非萬靈丹。

使用者若不搭配均衡飲食與運動,容易肌肉與骨質流失,減重效果有限,且停針後易復胖。

打瘦瘦針,飲食不當恐流失肌肉

姚蘊珈指出,目前常見的瘦瘦針包括 Semaglutide、Liraglutide 與 Tirzepatide,施打方式為每日或每週注射,使用前需由專業醫師評估健康狀況與適應性,避免自行施打。

其中,2025 年獲衛福部核准的 Tirzepatide,除了活化 GLP-1 受體,還同時作用於 GIP(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肽)受體,形成雙重機制。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腹瀉、食慾不振、嘔吐、便秘與消化不良。目前尚缺乏長期人體數據,臨床仍持續觀察其安全性;動物研究也提示,Tirzepatide 可能增加甲狀腺 C 細胞腫瘤風險。

GIP不僅促進胰島素分泌、提升能量代謝,還能在脂肪細胞上發揮作用,有助降低三酸甘油酯、促進脂肪分解,同時保護骨骼、減少骨質流失。臨床觀察顯示,GIP 的加入可減少肌肉流失,讓減重過程中「多減脂肪、少降肌肉與骨骼」,副作用如噁心感也相對較低。

過去瘦瘦針主要用於BMI超過30的肥胖者,近年使用族群逐漸擴大,診所常見為追求理想體態的多元族群。姚蘊珈提醒,對BMI接近標準的人,如果飲食未妥善調整,反而容易造成肌肉與骨質流失。施打後食慾下降、攝取量不足,不僅蛋白質不足,碳水與脂肪攝取過低,也會失去「節省蛋白質」的效果,使肌肉被身體分解作為能量來源。姚蘊珈強調,碳水與脂肪並非減重敵人,適度攝取可幫助保留肌肉、維持代謝。

胃口小也能健康瘦 聰明選食材最關鍵

針對施打瘦瘦針後食量變小的情況,姚蘊珈建議,應選擇「體積小但營養密度高」 的食物來補充蛋白質。相比一般豆漿或嫩豆腐這類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更適合選擇濃豆漿、豆乾、板豆腐等蛋白質含量高、體積小的食材,讓食量有限時,也能攝取足夠營養。

姚蘊珈提醒,許多人誤以為「打了就不餓、不吃就會瘦」,卻忽略了 均衡營養與肌肉維持的重要性。若施打期間飲食偏高油高糖,不僅難以達到減重效果,還可能破壞腸道菌相,增加身體負擔。她強調,減重不能只靠少吃,更需建立 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否則停針後復胖速度將非常快。

運動維持肌肉 正確觀念才不易復胖

姚蘊珈強調,運動在減重過程中的作用不僅是消耗熱量,更重要的是維持肌肉量與穩定代謝。尤其在食量減少的情況下,重量訓練能有效減少肌肉流失,讓身體保留足夠肌肉量。她建議採取彈性策略:平日保持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偶爾享受美食,不讓飲食與運動變成壓力,才能長期維持健康。

姚蘊珈分享臨床觀察,有些人每週運動3至5次、嚴格控管飲食、蛋白質攝取充足,但若過度避開油脂與碳水,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反而減脂效果有限。她提醒,減重的重點不在體重數字的起伏,而在於身體機能是否改善、生活習慣是否穩定。

此外,她指出,脂溶性毒素與脂肪細胞常共存,減重過程中需代謝脂肪與毒素。若短期復胖,脂肪細胞仍可能保留「記憶」,發炎反應與脂肪堆積更難消除。因此,姚蘊珈呼籲,快速瘦身雖可能帶來短暫成果,但 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穩健、可長期維持的健康模式。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瘦瘦針愈打愈沒效? 減重醫曝「破功4大元凶」: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打了瘦瘦針卻便秘?醫揭原因 還有這些意外的腸道好處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