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錢也沒用,AI 教父:人類沒工作就沒尊嚴
AI 教父Geoffrey Hinton 參與發明ChatGPT 技術,沒有人比他更了解AI 的潛能,先前他將AI 的發展,比作「養虎為患」。現在他警告,富人將使用AI 來取代工人,最終結局是,AI 將造成大規模失業,並讓有錢人更富有。全民基本收入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因為人沒工作,就會失去尊嚴。
78 歲Hinton 因在神經網路方面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獎,並在Google 工作十年,於2023 年離職。他對AI 的見解讓他成為末日論者,最近他對外媒採訪時指出,AI 將造成大規模失業和利潤大幅上升,將使少數人變得更加富有,大多數人則更窮。造成這種局面,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運作的系統。他說,這不是AI 的錯,錯在資本主義制度。
大規模失業難避免
大多數人都認為失業不可避免,美國電腦科學教授Roman Yampolskiy 表示,通用 AI 很可能在2027 年問世,三年後勞動市場就可能崩潰,到2030 年,AI 可能會導致99% 的工人失業。
首先,所有電腦上的東西都會實現自動化,人形機器人可能落後5 年。所以五年後,所有體力勞動都可以實現自動化。因此一開始是分析師、會計師、教師甚至網路影音播客可能被軟體取代,水管工和司機可能會在2030 年代被機器取代。最終,AI 工具和人形機器人可能會使幾乎所有領域僱用人類變得不經濟。即使是程式設計師和快速工程師,也無法倖免於即將到來的自動化浪潮。
屆時再培訓已經過時了。他說,所有工作都會自動化,那就沒有B 計畫了,培訓沒有用了,而各國政府還沒有為工作和意義消失的世界做好準備。智庫RethinkX 的Adam Dorr 警告,到2045 年,將會出現大規模失業,只有性工作和政治等行業除外。
全民基本收入不是解決方案
現在的解決方案,好像只有全民基本收入。OpenAI 執行長Sam Altman 長期以來一直主張全民基本收入,伊隆馬斯克也是,他說AI 將讓大多數人沒工作,而全民收入可以讓人類追求人生的意義,而讓機器來處理工作。矽谷投資者Vinod Khosla 也支持,認為全民基本收入可以防止不平等加劇。
但Hinton 否認全民基本收入等想法是一種解決方案,他認為現金津貼,無法解決人們因工作而失去尊嚴的問題,因為人們的價值來自於工作。他仍然希望AI 能夠在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取得突破。除此之外,他認為這項技術更有可能損害人們的生計。
讓 AI 具有母性
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更根源的角度思考,就是訓練AI 擁有母性本能。想像如果AI 不能撫養人類,就會取代人類,我們不應該扮演老闆,而應該扮演嬰兒,讓AI 能夠嘉惠人類。因此應該設計具有內建「母性本能」的系統,讓科技保護人類,即使他比人類聰明。
他說,我們必須做到,當他們比我們更強大、更聰明時,他們仍然關心我們。因此更好的AI 模型是一個更聰明的生物,被一個不太聰明的生物引導,就像「母親被她的孩子控制」一樣。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