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理賠個案揭年輕人自殺率升 港人平均壽命續延長
香港精算學會分析8年間佔全港逾九成市場份額的人壽保險數據,發現25歲以下人群的自殺率,男性和女性分別上升至25%和23%,比早期研究的男女同為9%高,而青少年的自殺率亦比其他年齡層高。學會建議當局應為青少年採取心理健康介入措施,同時要減少心理健康方面的污名化。研究同時揭示港人平均預期壽命錄得持續增長,男性和女性分別延長至84.2歲和88.6歲。
兩個年齡群自殺佔死因31%
香港精算學會發表研究期長達8年的香港人壽保險受保人死亡率報告,收集2014至2021年間全港九成四的保單、10.5萬宗理賠個案數據,發現25歲以下群組主要死因首兩位為自殺和腫瘤,25至45歲群組則腫瘤排第一、自殺第二,而45歲以上群組的首兩個主要死因為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針對自殺情況,研究指青少年的自殺率比其他年齡層高,25歲以下人群的自殺率,男性和女性分別上升至25%和23%,較早期研究的男女同為9%高。若再細分不同年齡層,10至19歲、20至29歲群組的死亡原因,自殺均佔31%,明顯比腫瘤、意外或其他原因高,30至39歲群組自殺率則為15%。
香港精算學會會長許毅飛指,當局應需要為青少年採取心理健康介入措施,除家庭輔導亦要從校園方面入手,包括擴展校園心理健康服務覆蓋範圍、資助社區輔導計劃和展開宣傳活動,減少心理健康方面的污名化。學會強調,從最新研究得出的趨勢,凸顯了採取針對性干預措施的迫切性。
男性工作面對較高風險
壽命方面,研究發現香港的平均預期壽命錄得持續增長,男性的預期壽命從1993年同類研究的80.2歲,延長4歲至84.2歲,女性則長命了3.6歲,從85歲上升至88.6歲。學會表示,男性較常從事高風險行為,包括吸煙、飲酒及駕駛,並在工作中面對較高意外及身體傷害風險,相對地女性在基因層面具備優勢,如荷爾蒙具有保護作用,並傾向更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和採取預防措施,有助維持健康。
學會指,女性壽命雖然普遍較長,但隨著年齡增長,她們要面對經濟、心理健康和殘疾相關挑戰,強調政策不應只為延長壽命,還要延長健康壽命,特別是女性。該會建議,政府應為人口老齡化提供更具包容和支援的環境,如開發更多「銀髮」產品和服務,滿足男女不同的健康和經濟需求,幫助他們在步入老年時獨立而有尊嚴地生活,不會成為家庭或社會負擔。學會並呼籲,當局應全面研究男性預期壽命較女性短的根本原因,如生物和遺傳優勢、早期死亡率差異、冒險和行為因素等。
癌症成受保人最主要死因達四成五
疾病同樣是人壽保險受保人的主要死因,數據顯示癌症及相關惡性腫瘤疾病佔比最高,達44.8%,繼續成為「頭號殺手」,其次是佔16.1%的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就分別佔12.8%及4.9%;其他死因包括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和意外、中毒及暴力事件等。針對25歲以下群組,分別有20%男性和23%女性因癌症而死亡,均較2001年同類研究的男女15%高。學會提倡應繼續在高風險群組積極推廣大腸癌、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計劃,同時開展HPV和乙型肝炎等疫苗接種工作,以預防子宮頸癌和肝癌。同時,25歲以下群組中癌症死亡人數的普遍上升,亦證明有需要為高風險青少年制定針對性資助政策,包括針對家庭和基礎醫療提供者加強對發燒、嚴重和持續性頭痛、骨痛和體重減輕等徵狀意識的宣傳活動。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