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漲逾2% IEA示警供應緊繃
受國際能源總署(IEA)對市場供應緊繃的警示、煉油需求旺季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影響,國際油價週五(7月11日)上漲逾2%,Brent原油期貨重新站上每桶70美元,美國WTI原油亦同步走高。
英國倫敦北海布蘭特原油(Brent)期貨價格上漲 1.72 美元,漲幅 2.5%,收每桶 70.36 美元。
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上漲 1.88 美元,漲幅 2.8%,收每桶 68.45 美元。
IEA指出,儘管整體供應數據看似平穩,但實際上全球石油市場「可能比表面上更為緊繃」,主因為夏季旅行與發電推動煉油廠開工率衝高,短期需求急升。
IEA雖上調今年的供應成長預期,並下調全球需求增幅,但短期供需失衡仍支撐油價。德國商銀分析師認為:「OPEC+可能會迅速大幅增產,供應過剩的威脅仍然存在,但短期油價仍將受到支撐。」
貝克休斯公司數據亦顯示,美國營運中的石油與天然氣鑽井平台連11週減少,上一次出現如此情形為2020年7月疫情初期。
供應面另一關鍵動向來自俄羅斯。副總理Alexander Novak表示,俄方將於8月至9月期間補償過去數月超產違規,意在履行OPEC+配額承諾,對短期市場形勢形成支撐。
在亞洲端,沙烏地阿拉伯8月可望向中國出口原油5,100萬桶,創下兩年半來單月新高,顯示短期需求仍強勁。
然而從長線看,OPEC於本週四發布《2025年世界石油展望》報告,因應中國需求趨緩,下調2026至2029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同時,政治風險持續升溫。週四市場因川普貿易政策可能衝擊全球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導致油價單日下跌逾2%。
川普表示將於週一對俄羅斯發表「重要聲明」,雖未透露細節,但市場關注是否涉及進一步制裁。
歐盟方面,本週將提出新制裁草案,可能對俄羅斯石油採取「浮動價格上限」措施。俄羅斯回應稱,已有「豐富經驗」應對此類挑戰。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亦於週五表示,該國將完全遵守其OPEC+自願減產承諾。
多重因素交織之下,短線原油市場呈現供應趨緊、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局面,價格波動料將延續至下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