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滙控上半年稅前少賺26% 股價失紅底
有「獅王」之稱的藍籌銀行股─滙豐控股(00005)周三(30日)公布的業績遜預期。集團今年上半年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158.1億美元(約1,233億港元),按年跌26.65%;單計第二季,稅前利潤63.26億美元,按年跌28.96%,主要是確認於交通銀行(03328)的攤薄和減值虧損21億美元,及缺少去年出售業務的單次收益所致。集團擬派第二次股息每股0.1美元,及展開最多達30億美元股份回購,預計在公布第三季業績前完成。
滙控績後股價急挫,午後曾跌4.6%低見96.2元;收報96.95元,跌3.8%,失守「紅底價」。
集團上半年預期信貸損失(ECL)19.41億美元(約151億港元),主要與香港商業房地產行業有關。財務總監郭珮瑛解釋,主要反映內部就香港商業房地產(CRE)調整風險評估模型,相關因素帶動一億美元減值,其他撥備則為抵押成數較高的次級貸款,相當部分來自旗下恒生銀行(00011),又直言未來香港CRE相關資產質素仍有機會下降。
行政總裁艾橋智補充,目前香港住宅市道靠穩,但CRE持續面臨挑戰,辦公室供應過剩、零售商舖交投偏淡,導致內部調整CRE模型。上半年香港CRE貸款被列信用減值貸款有51億美元,其中14億美元貸款的貸款價值比(LTV Ratio)超過70%;特別關注的風險敞口佔香港CRE敞口不足5%。
滙控料關稅對收入直接影響較為溫和,按最壞情況推算,集團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或無法達到約15%的目標範圍。郭珮瑛稱,相關假設是全球經濟增長收縮,各地大幅減息至一厘水平,估上述情況發生機率約20%。但她強調,現階段對中期ROTE達到15%的目標充滿信心。
滙控上季就交行持股減值21億美元,較之前預測的12億至16億美元高,郭珮瑛指,原預測為按當時市況而假設,單計攤薄反映為11億美元,第二季度則因交行股份使用價值改變,另作10億美元減值,又指減值僅屬會計程序,未來會逐季檢討。交行上月17日完成增發A股後,集團持股由19.03%降至16%。
期內集團營業支出170.22億元,按年增約4.45%,主要與簡化組織架構有關的重組架構及其他相關成本,並且科技支出及投資增加。艾橋智說,目前成本節省計劃已完成約50%,料明年底前完成。日前集團要求各地董事總經理每周至少4天辦公室工作,他指計劃10月起全面實施,目標是促進集團作出更快捷的決策。
按法律實體列示,代表亞太業務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上半年稅前利潤跌13.85%至93.84億美元,為集團貢獻59.4%的利潤,HSBC UK Bank plc及英國滙豐銀行稅前利潤分別為36.18億美元及14.93億美元,按年跌3.11%和升3.97%。
晨星公司高級股票分析師Michael Makdad認為,來自交行的減值拖累滙控業績遜預期,尤其該行貸款增長或受外匯因素影響,但剔除特殊項目後的業績略勝預期。他認為,滙控目前的迫切挑戰是尋找新主席接替杜嘉祺,確保亞洲股東支持艾橋智簡化集團和大力削減成本的核心策略方向,相信滙控成本削減措施正對盈利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