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鐘錶展下月舉行 名表品牌數量創疫後新高
今屆香港鐘表展及國際名表薈萃將於下月2日起,一連5日舉行,吸引來自15 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50家展商參與。其中,香港鐘表展,設有8大專區,當中「永恆歲月」將展示原廠代工生產(OEM)及原廠設計與代工生產(ODM)的高級成表,亦會展示成時鐘、機械及智能手表等展品。
國際名表薈萃則有6個主題區,匯聚140個品牌,創疫後新高。今年首設「微品牌」展區,共有12 個小眾品牌,帶來性價比高的腕表。各主題區內,分別有不同品牌向公眾提供現場零售服務。另外,展會將舉辦多場論壇、研討會及交流活動,包括香港國際鐘表論壇和亞洲鐘表研討會等,讓業內人士了解行業趨勢。
國際名表薈萃今年繼續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展緊亦設「商對易」人工智能配對平台,讓展商和買家可在線上洽商。
貿發局:鐘錶出口總值跌幅收窄
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指,今年的買家團超過80個,分別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西班牙、瑞士、美國和巴西等地;亦邀請到電商平台買手來港,提供多元化的選擇和個性化體驗;而「商對易」平台現時已有超過1萬個買家登記。她表示,國際名表薈萃去年首次免費開放公眾參觀,反應熱烈,期望今年能吸引更多大灣區旅客到場,入場人次能超過1.5萬人,超越去年。
張淑芬又表示,本港今年第二季的經濟表現穩健,整體出口數字理想,本地生產總值為3.1%,較上一季上升3%。雖然在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香港6月對美國的出口數字下跌,但對內地及大部份亞洲地區的出口則顯著擴張。
她指,香港是第2大鐘錶出口和入口地,去年的鐘錶出口總值為488億港元,而今年頭7個月的出口總值則約為282億港元,按年跌幅由對上一年的8.2%,收窄至2.7%。第二季鐘錶業出口信心指數則由 51.2升至52.1,反映業界雖面對挑戰,但對出口前景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香港表廠商會:美國關稅對鐘錶業影響較輕微
籌備委員會聯名主席、香港表廠商會副會長陳志韜就指,由於鐘錶的產地來源取決於機心的生產地,而出口美國的貨品中多採用日本機芯,所以對比其他行業,美國關稅措施對鐘錶業的影響較輕微;又指美國正逐步調整賣價,相信市場會漸漸適應。
他表示,疫情後行業逐漸復甦,自己公司的對美生意在不穩局勢下仍有所上升,認為要主動尋找商機,鐘錶展將有助展商開拓市場,他去年就接觸了不少中東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