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宇健筆|高追滙豐等於用北極蝦去釣魚|Ken Lui
曾經是不少散戶愛股的滙豐(0005)上周重返「紅底股」行列,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首次,順理成章當上財經媒體的頭條新聞,更有券商趁其於周三公布中期業績前上調目標價。不過,我認為滙豐股價嚴重被高估,已經由半年前的合理價去到亢奮價,高追等於用北極蝦作餌去釣魚。
今年2月我寫《破頂滙豐的追、揸、沽》一文中,已透露會視乎滙豐的第一季業績表現決定滙豐是否值得長坐,結果該行首季的除稅後利潤跌約30%,收入亦跌15%,主要因為去年出售加拿大及阿根廷業務而導致收入減少,而我亦因而開始進一步減持滙豐。
之不過,往後滙豐股價不跌反升,其中一個原因是集團去年因為出售加拿大業務而派了一口特別息,令去年總派息由4.77元急增至6.78元,導致股價升上90元,股息率依然在7厘以上,即使以上周五收市價計101元計,股息率仍有6.7厘。然而我認為,其股價與合理價已越走越遠,因為目前各大的報價平台顯示滙豐的股息率,是根據其去年派的6.78元計算,當中包含了0.21美元或1.64港元的特別息,但滙豐今年的派息應不再有特別股息,假設全年普通息與去年的0.65美元一樣,股息率即時降至5厘邊位。
滙豐屬於收息股,過去多年,即使剛除淨的滙豐股息率仍高於6厘,市場難以接受6厘以下股息率的滙豐,要將股息率維持6厘以上,其中一個方法是增加派息,問題要公司盈利增加。但根據高盛估計,滙豐半年列賬基準除稅後利潤跌27.7%至127.75億美元,以其首季除稅後利潤跌30%計,滙豐第二季利潤跌幅會有些少改善,但作為舊經濟股,半年利潤跌27%都已經相當誇張,下半年即使滙豐盈利升27%,全年亦只是打個和,哪有本錢增派息?
歸根究底,滙豐長期面對「水浸」問題。根據其2024年年報,銀行存款1.65萬億美元,但只是貸出大約1萬億美元,以25%流動性維持比率(LMR)計,粗略計算滙豐有4,800億美元、即大約3.8萬億港元可以貸出街但未有借出,更重要的是,這3.8萬億港元賺不到利息之餘,還要支付利息予存戶。摩根大通估計,滙豐次季銀行業務淨利息收入按季跌1%,更認為管理層全年淨利息收入達420億美元的指引有潛在下行風險,而我認為,即使美國下半年減息,短期內滙豐也難以扭轉借存逆差的問題。
早說了市場喜歡6厘以上股息率的滙豐,如果派息不能增加,唯有靠股價下跌。
呂宇健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免費地產投資講座
https://lgltdclass.com/ken_freeclassreg_bm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