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對卓越教師有三大期許 包括培養愛國愛港接班人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舉行頒獎禮,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專業教育工作者是香港人才高度建設的工程師,他對教師有三個期許,第一是心繫家國、培養愛國愛港接班人,鼓勵教育界積極參與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第二是德才兼備,教師須保持良好個人修養,同時持續進修,鞏固香港的教育高度國際化及多元化優勢;第三是變革創新,善用科技探索新教育模式。
李家超強調,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培育有正確價值觀、慎思明辨,具備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及創新能力的人才,對香港至關重要,教師肩負重任,政府亦會全力支持教師的工作,提升教師專業形象和社會地位,加強尊師重道風氣,在教育界營造追求卓越的文化,為國家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李家超表示,獎項設立逾20年來,有超過950名老師獲獎,他衷心感謝每位老師,向他們致敬。他又說,老師的言行及安排的活動,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他以自己為例,憶述年少讀書時,有些啟蒙老師改變了自己,現時有機會亦會致電老師,特別是已移民的老師,形容和老師交談時內心充滿暖流。
路德會聖十架學校奪價值觀教育領域大獎
今年頒獎禮,29名教師在語文、數學及價值觀教育等領域獲獎。其中,路德會聖十架學校的3名老師奪得價值觀教育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羅秀玲表示,校方將國民教育等價值觀教育滲透於不同學科,並設計一套學生表現指標,評估老師在課程中融入國民教育的成效。她以中文科為例,指老師教授《愚公移山》一課、談論到「躺平」時,會反問學生,若國家農民及工人階層以躺平態度工作,國家會變成如何,認為可帶出糧食安全及社會安全問題。
羅秀玲亦指,學校會設計結合中國歷史和藝術等科目的校本課程,每年亦會安排師生和家長到內地的姊妹學校交流,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創新教育奬」由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3教師奪得
今屆新增設兩個獎項,分別是「創新教育獎」及「新秀教師獎」。「創新教育獎」由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3名教師奪得,其中一名教師袁佩兒表示,學校有七成智障及自閉症學童面對社交障礙,校方推行寵物計劃,培養初小學生的同理心;同時鼓勵高小學生應用人工智能,創作漫畫及拍攝同理心相關的短片。
袁佩兒又指,會根據不同智障程度設計課程,以及運用科學化評量工具,例如測試學生的汗腺活躍度,了解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策略。她指,現今學童亦患有過度活躍症及唐氏綜合症,校方會按學生需求不斷創新教學。
兩人獲「新秀教師獎」
至於「新秀教師獎」由2人獲獎,分別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的羅天亮,以及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的林晃生。羅天亮教會計,根據課程內容設計桌上遊戲,並以自身建立動漫角色,在社交平台上與學生交流、討論課程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林晃生是數學老師,他利用人工智能製作影片,方便學生在課堂前後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