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飼禁令無啖好吃 市區野鴿少逾千隻 油尖旺首季續居首
禁餵野鴿生效至今接近一年,漁護署就野鴿的統計調查發現,今年首季在市區出沒的野鴿數量按季減少逾10%至約1.2萬隻,其中觀塘、灣仔等地區的野鴿聚集程度亦下降。署方認為,隨着愈來愈少人餵飼食物餘渣,有望令更多野鴿重回大自然覓食,減少在市區出沒。不過,調查顯示西貢區野鴿量「不跌反升」,該署指或與野鴿遷徙有關,但未見數量明顯攀升,需時再觀察情況。他們亦計劃引入人工智能(AI)機械人等協助執法。
長沙灣元州邨對出港鐵站一帶已與過去大不同,再見不到大量野鴿在四周聚集等待餵飼。記者力搜一番才在橋上見到一、兩隻,情況與統計調查相若。漁護署委託獨立顧問,分別在去年第4季及今年首季,派調查員在多日下午到全港140個市區野鴿聚集統計點,涉及822個位置實地視察,發現去年第4季共有約1.35萬隻野鴿,分別最多在觀塘、油尖旺區,均有逾1,440隻;其次在中西區及灣仔區,均有至少1,260隻。
而在今年首季,野鴿聚集統計點共錄得約1.2萬隻野鴿,按季跌超10%,其中油尖旺區繼續有逾1,440隻聚集,是全港最多的地區,而觀塘、中西及灣仔區的野鴿量均減至不多於1,080隻。多區的情況亦有改善,唯獨西貢區「不跌反升」,由去年第4季的少於900隻,上升至不少於1,080隻。調查又顯示,野鴿聚集統計點發現食物餘渣的數量由去年第4季的37個,稍減至今年首季的30個,相信野鴿的聚集與其食物供應有明顯關聯。
漁護署高級獸醫師何漢邦披露,西貢區野鴿高出來的數字實際並不算太多,初步相信是季度上的小變動,而將軍澳黑點之一的坑口站外已少了人餵鴿,因此未知實際原因,亦有可能當時野鴿正在遷徙往郊外地區,途經相關統計點。何續指,野鴿回到大自然後,覓食習慣都會復常,並不代表牠們會餓死,籲愛護動物人士毋須過慮。
何漢邦預料,隨餵飼野鴿情況改善,市區出沒的野鴿數量會持續減少,但署方未訂具體目標,會視乎之後的調查再釐訂。署方亦發現有人一改固定時間及地點餵鴿的習慣,轉為「游擊戰」,不定時隨街撒食物餘渣,因應最新情況,已與食環署溝通,並聯合追查慣犯及執法。
漁護署又提到,針對非法餵鴿的投訴在去年8月新例生效後至今年1月由每月近80宗,增至近160宗,其後稍回落至約130宗的水平。而禁餵新例截至今年4月已發出261張告票,當中包括131張涉及餵鴿,另就此發出4宗傳票檢控。署方稱會持續加強執法。
另一方面,漁護署亦計劃在指定地點設置流動閉路電視系統,及引入人工智能巡邏機械人,協助辨識餵鴿行為,收集情報部署執法,亦能即時警告及阻嚇餵飼的人,正探討設置之位置,初步擬包括油尖旺區的私人地方,例如港鐵站、屋苑公共地方及停車場等。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於在去年8月生效,將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規定擴展至野鴿,並將非法餵飼的最高刑罰由罰款1萬元提高至10萬元及監禁1年,同時引入5,000港元定額罰款機制,亦擴大執法人員類別。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