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衡就「八仙嶺山火」終極回應 關鍵證人李雋文神隱廿年首開腔
方東昇團隊出品的TVB新聞資訊節目《真相猜‧情‧尋》昨晚(7月31日)播出最後一集,探討個案繼續是「八仙嶺山火之謎」。團隊聯絡了事件中兩大關鍵人物—張潤衡及李雋文。一直被外界質疑曾在山上食煙的張潤衡,與家人商量後決定不接受訪問,並透過製作組傳達以下訊息:「事件對參加者同家屬,造成無法磨滅嘅傷痛,唔希望喺呢個議題上再受訪,作為事件嘅親歷者,選擇以自己嘅方式紀念同尊重呢段歷史。」
而根據製作組綜合多方面文字紀錄、張潤衡自傳以及之前接受的訪問,張潤衡當日與同學李雋文一起上山,期間於小平原休息時見到起火、二人慌忙逃生。張潤衡曾承認於集合前曾食煙,但上山後不夠膽在老師面前拿出香煙及打火機,堅稱未有在山上食煙,並多次強調同行的李雋文可以為他做證。李雋文是山火中「死過翻生」的學生,他在直升機拯救期間意外跌落山,當局以為李雋文已遇難,他獨自於山頭度過一晚後才奇蹟獲救。他於1997年撰寫一篇名為「假如沒有周Sir」的文章,感謝捨身救人的周志齊老師,但自此之後,李雋文二十多年來「消失於人前」,外界一直找不到他。製作組幾經嘗試及波折,終聯絡到李雋文,他婉拒出鏡受訪,但與製作組分享近況,李雋文透露傷患已經康復,但仍留有陰影及後遺,例如燒烤時怕接近火爐、被煙霧薰鼻時會想起火災片段;每年一到2月10日,都會不期然想起火災情景。
對於張潤衡多次提到李雋文可以為自己做證,李雋文對製作組表示,早年的確曾經答應張潤衡,如果牽涉法律程序,願意出庭證明張潤衡在小平原沒有食煙或玩火。他表示不知道為何起火,不會特別出來重提往事。李雋文表示明白人人都有好奇心,甚至有人質疑他和張潤衡一夥,對於輿論,佢選擇繼續沉默,覺得自己心裡明白就得,不想越描越黑。李雋文表示,事發後一直提醒自己,困難時有很多陌生人支持,平時會做義工和探訪露宿者。他最後透過製作組以20字回應各界:「會保持初衷,純樸對待、回饋社會,唔會有任何變心。」
除找來關鍵人物,製作組亦深入研究首度曝光的學生受訪原片、從未公開的山火調查報告,及之前的死因庭口供。在當年的學生訪問原片中,對疑似吸煙者有較具體的描述:「見到有人圍住喺度食煙,食食吓啲風好大,吹到成個山都係啲火。(咩人食煙?)Form 1㗎,1D/1E,童軍嚟㗎。」製作組曾嘗試聯絡片段中的受訪學生,但未能成功,據了解,現場最少有三名童軍。
當年在死因庭上,有不只一名證人供稱「小平原有多名學生食煙或點火」、「起火源頭附近有個著藍白間條衫嘅人」、「但大家都唔肯定係咪嗰個人點火或者食煙」、「睇到IE班張潤衡有帶打火機、上山前曾經食煙,但喺山上冇見到佢點火」。調查小組確認張潤衡送院時身穿藍白間條衫,但在其身上找不到打火機及香煙。死因庭資料又顯示,當日最少4個學生被發現食煙,但沒有目擊者能明確指出食煙學生中誰人點火、或者亂拋未熄煙頭。而根據調查報告,有同學曾向警方供稱:「當時睇到嘅4個人當中,一個人攞煙、一個人攞打火機,但認唔出佢哋係邊個」。
強調多角度求證的製作組,仔細追查坊間傳聞,結果發現部分指控與事實不符。其中有聲稱是傷者葉歡的網民「小海螺」,曾在網上留言指控張潤衡食煙導致山火;製作組幾經轉折聯絡葉歡本人求證,葉歡否認是「小海螺」,並坦言沒有想過會遭人冒認。另對於有網民聲稱當日所有學生均身穿PE衫,製作組翻看當日新聞片段後,發現獲救的頭36名學生大部分身穿便服。負責調查山火的跨部門小組主席郭晶強及大埔警區指揮官靳敦賢都認為,人為引致山火可能性很高,但任何指控都要講真憑實據,不能單憑臆測,兩人都覺得最重要是從事件中汲取教訓,避免慘劇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