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有錢也改不了」! Reddit爆紅文章「窮人習慣」你中幾項?
從節約用電、用水,到重複使用塑膠袋或極少外食,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經常被歸類為「窮人習慣」(poor people habits),即在資源有限、生活拮据等情況下養成的生活型態,且即使日後財務改善,這些習慣仍然根深蒂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社群平台Reddit一篇名為「你會一直保留哪個『窮人習慣』,即使變得再有錢也不改?」的文章意外爆紅,甚至成為Reddit「 r/AskReddit」版的年度最熱話題之一,許多財務狀況不錯的美國網友坦言,自己至今仍然保有節儉習慣,例如離開房間隨手關燈、外出用餐只點水、不浪費剩菜等,反映所謂「窮人習慣」早已超越貧富標籤,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理財網站NerdWallet的個人財務專家帕爾默(Kimberly Palmer)指出,這些所謂的「窮人習慣」其實反映良好的金錢觀與生活紀律,應該被更多人效法。她強調,這些節儉行為不該帶有貶義,反而是一種務實的美德。
美國非營利機構Confronting Poverty研究報告也指,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經歷某種形式的貧困或接近貧困的處境,使得節省資源、謹慎消費等行為在不同收入階層普遍存在。即使是經濟條件改善的人,也常保留這些習慣,直到今日仍深植於生活當中。
Reddit文章點出的「窮人習慣」
離開房間隨手關燈:雖然LED燈耗電極低,但不少人仍然堅持省電習慣,視為紀律的一部分。
撿起地上的零錢:儘管一美分幾乎沒有價值,仍有Reddit用戶直言「那是錢!不減才怪!」堅持彎腰撿拾。
外出用餐只點水:為了省下動輒加價超過1000倍的飲料費用,不少人吃飯堅持只喝白開水。
為了非必要支出糾結:面對非必需品深思熟慮,習慣「先算再買」。
用到一滴不剩再丟:牙膏、洗髮精等生活用品加水稀釋只是「日常操作」。
專攻清倉區:比起一般促銷,經驗十足的消費者知道最大折扣藏在清倉角落。
飯店備品與餐巾紙全帶回:香皂、紙巾等免費品絕不忘掉,退房時順便帶走回家繼續用。
收好家具附贈的螺絲與備件:即使短期用不到,也絕不隨手丟棄。
重複使用各類容器:從玻璃罐、草莓盒到密封袋,生活處處可再利用。
愛逛二手商店或跳蚤市場:不只省錢,還能挖寶、減少浪費。
比較單位價格:不光只看標價,每盎司、每磅或每公升的單位成本都得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