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讀通過《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
立法會三讀通過《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病人在過去12個月內,曾獲註冊醫生或中醫師的診斷證明,可直接向物理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求診,無需再經醫生轉介。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副主席、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支持修訂,指出以往病人需獲醫生轉介,再向治療師求診,未必能即時接受治療,影響治療成效,修例後可加快程序。
修例後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放射技師及醫務化驗師,可在指定情況下接受註冊中醫師轉介,陳永光認為,修例後本港醫療專業互相轉介及合作,可協助基層醫療、第二層及第三層醫療服務,亦可構建中西醫協作關係。談及中醫與輔助醫療業的互通性,陳永光解釋,內地中醫採取中西醫結合模式治療,中醫診斷名詞多採用現代醫學標準,相信治療師不難理解,但重申雙方要多溝通合作。
《條例草案》修例後容許香港中醫醫院的中醫師,轉介病人接受X光、化驗或其他影像及實驗室檢查。陳永光形容是政策上的拆牆鬆綁,現時市民若扭傷或需證明骨折,必須經西醫轉介接受X光檢查,影響治療效率,強調中醫轉介有必要性,相信修例更有利中醫發展。他又指,當局正制定中醫師轉介相關細節,初期由中醫醫院作試點推行,日後可讓中醫醫院以外的中醫師為病人作轉介。
物理治療業:修例是業界一個里程碑 不是最滿意但會盡量配合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長胡存孝表示,業界已爭取直接就診超過40年,修例是物理治療業的一個里程碑,雖然仍不是業界最滿意的方案,但理解當局要平衡各方利益,會盡量配合。他又說,本港畢業或註冊的物理治療師,可於英國及澳洲註冊執業並直接就診,反映海外認可本港專業資格,期待未來當局檢討並進一步優化系統。
胡存孝表示,修訂條例後,治療師可在3類指定情況為病人直接提供服務,包括符合認可機構訂立的臨床指引,指引包括常見慢性病症、退化性病症,例如腰骨痛、膝關節炎。具體適用的症狀仍在草擬階段,希望一些較常見的日常症狀,如頸痛、腰骨痛、輕微扭傷及媽媽手等,都可以列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