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產評】中美博弈趨激化 經貿選邊難迴避
中美仍在進行經貿談判之際,象徵着非美經濟體系的上海經合組織近日在中國舉行峰會,經濟總量接近30萬億美元的26國參與其中,除了決定成立開發銀行外,中國也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可以預期,在美國主動搞霸權、貿易保護主義,讓全球經濟碎片化下,非美體系將有更多共同利益去團結抗逆,世界經貿將朝着中美兩大核心發展,各地選邊站是難以迴避的問題。
今次上合峰會拍板成立開發銀行,助成員國經濟合作,是重大舉措,未來成員國將加強經貿合作,抱團圍爐,努力經營好非美體系,重塑全球互惠互利的經貿環境。
今次與會的成員之一,除了被美國制裁的俄羅斯外,還有一直被視為美國盟友的印度。這幾年美國打擊中國製造業,將在華生產設施大舉遷往印度,以扶持印度替代中國。誰知在關稅問題上,印度並沒得到美國的友好對待,理由是印度不同意停買俄油,且當特朗普向全球承認印度在衝突中有5架飛機被擊落,拆穿了印度政府在國內進行的愚民勝戰宣傳,印度斷然拒絕承認特朗普解決了印巴軍事衝突。
眼見美國施以高關稅對待,印度難再食兩家茶禮,又選擇回到亞洲陣營。據特朗普的最新說法,印度在關稅問題上的讓步「已太遲」,顯見美印關係已有裂痕。未能成為美霸傀儡,印度就得依自身利益,重塑地緣政治關係,修補中印關係是其一,更積極參與亞洲經貿合作為其二,到頭來投機選邊,卻不是站到美霸一邊。究其原因,在特朗普眼中,選擇做美國盟友,就得絕對服從美國利益,而不存在平等合作的關係。
如今中美仍在進行經貿談判,特朗普之所以能耐心與華談判,皆因深明中國不是簡單對手,兩國經貿關係密切,既然無法與中國反枱,只有盡量談出最有利的共存方案。在特朗普上一任美國總統任期已與之交手的中國,早已認清大局,故對美施以的反制措施絕不手軟,且更積極拓展非美經貿聯繫,以團結穩定世界經濟的力量,抗衡美國風險。
可以預期,中美博弈,不會是三、五年就有結果。世界經貿將依着中美兩大核心發展。印度難再在中美之間套利投機,相信下一個認真重新考慮自身戰略利益的是歐洲諸地。
全球利益仍在大洗牌,中國除了要強化戰略競爭力外,還得加快開放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全方位配合非美經貿體系發展。中美經貿談判若能談出成果,不是壞事,但談不攏,也不意外,反正動武只有輸家,經貿矛盾,就逐項爭端拆件再議,明買明賣。
在這個大背景下,地緣政治與世界經貿已無法分開。全球去美元化絕不是偽命題;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以至加密幣價格反覆破頂,也非偶然。依目前特朗普主政下,美國在經濟和內外形勢不斷累積風險,正威脅全球經濟穩定。為免在大國博弈中被邊緣化,如何團結抗逆,甚至共同重塑出互惠互利的新全球化發展模式,將促使各地政府重新思考自身定位並積極應對。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