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周五刊憲修例 強制的士車廂裝鏡頭及接受電子支付
政府將於周五刊憲,規定所有的士必須安裝錄影系統,及接受至少2種電子支付方式,將於下周三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其中有關行程記錄系統的規定,要求包括的士車廂內帶錄音功能的鏡頭、可清晰顯示車外前後的鏡頭,以及收集的士位置的全球定位系統。裝置須連接至運輸署系統,並以封條封妥及每年接受檢驗。運輸署計劃在今年第四季開始授權供應商,以讓業界在明年開始安裝系統,待27年完成全部裝工作後,可隨即投入運作。運輸及物流局表示,相信系統有助阻嚇司機的不當行為,提升駕駛安全,並在司機和乘客出現爭拗時,保障雙方權益。
至於電子支付的規定,將於明年4月1日生效,司機必須提供2款電子支付方式,其中一款須使用二維碼。運輸署將積極協調各電子繳費媒介平台,安排工作坊或簡介會,協助司機學習如何以電子方式收費。
周國強:可令的士相關投訴減少 籲業界配合
的士商會「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表示,現時有關的士的投訴數字未有改善,認為隨著所有的士安裝錄影系統,司機會清楚拒載等行為會無所遁形,乘客亦明白行程中作無理要求會被記錄,參考澳門已實行相關措施,可望減少的士投訴至少一半。
周國強相信,相關系統支出要由的士車主負責,現時他旗下每部的士,安裝及使用類似的系統需花費約4000元,業界正物色更便宜的供應商。他指,在政府財政不理想情況下,難以協助業界支付,但認為政府立法規管網約車後,的士業界如以一筆過的款項,令的士相關投訴減少,未來可能可以要求政府減少網約車發牌數量,對業界有利,呼籲持份者接受安排。
張欣宇:不能每次有新改動都由政府負責費用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認為,現時市民對的士有關拒載或兜路的投訴,由於搜證困難,成功率較低,如單憑乘客一面之詞令司機入罪亦不公平,形容新規定可協助找出業界的「害群之馬」,相關措施太遲實施。
他又認為,政府毋須為的士安裝相關系統提供資助,認為的士安裝系統保證服務質素,只是基本要求,相關系統亦不算太貴,政府已運用公帑,設置處理錄影及數據的中央平台,認為不能要求每次有新改動的費用,都由政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