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瘦怕熱或患甲亢 甲狀腺風暴恐奪命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隨時釀成健康危機。俗稱「甲亢」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近年備受關注,該病多發於亞洲年輕女士,嚴重時更可引發心臟衰竭甚至死亡。44歲日本女星廣末涼子早前情緒失控踢傷護士,其後證實患上躁鬱症及甲亢,需全面停工休養。有專科醫生向《東呼即應》分析甲亢成因,主要病徵包括心跳快、氣喘、雙腳乏力、眼凸等;註冊中醫師則認為,患甲亢與情緒不暢有關,患者要避免進食辛辣刺激及高碘的紫菜、海帶等食物。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指出,甲狀腺亢進主要成因為甲狀腺過度活躍,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令身體多個器官出現問題。他解釋,最常見的甲亢成因是「格雷氏症」,即病人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甲狀腺,年輕女病患九成以上都是這個問題。其他成因還包括多結節性甲狀腺病變,導致賀爾蒙過度分泌。黃又表示,甲亢病徵主要影響心臟與神經系統,包括心跳加快、氣喘、焦慮、雙腳乏力,甚至肚瀉及月經不準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體重驟減、怕熱及眼凸等明顯外觀變化。當中有病人眼神銳利、語速急促、眼白紅腫,甚至引發格雷氏眼疾,嚴重者或會影響視力。
男女患病比例約為1:9,黃解釋,至於女性罹患率較高的原因,可能與女性賀爾蒙、女性自體免疫系統病較男性多及X染色體對白血球的影響有關。部分女性對服用甲狀腺藥物存有誤解,擔心會致肥。黃醫生強調,事實正好相反,藥物只是幫助身體回復正常,所謂「變胖」實際是體重回升至健康水平,切勿因體重變化而諱疾忌醫。他提醒,若甲亢未有適當治療,長遠可導致心房顫動、中風及心臟衰竭,部分病人更會出現肌肉流失、癱瘓等併發症。最嚴重者會發展成「甲狀腺風暴」,引發高燒、黃疸、昏迷及多重器官失衡,在沒醫治狀態下80%至90%患者會死亡。治療方面,一般會使用口服抗甲狀腺藥物,療程需時一年至一年半,部分病人亦需考慮服用放射碘或切除手術。
西醫強調藥物控制,中醫則主張調理體質。註冊中醫師庾亭嘉認為,甲亢多與情緒不暢有關,中醫治療會針對不同體質處方,如用柴胡、鬱金、香附疏肝解鬱,再以夏枯草、浙貝母清熱消腫,搭配生地、麥冬等滋陰藥材。她補充,中醫亦會配合針灸,選取天突、扶突等穴位以疏通氣機,並針對調理肝氣施針合谷、太衝等穴位。如病人有痰濕體質,則可針豐隆穴。此外,她推薦按摩內關、三陰交等穴位,有助紓緩心悸及滋補肝腎。在飲食方面,庾提醒甲亢患者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包括辣椒、麻辣鍋、羊肉及花椒等,亦應減少攝取高碘食物如紫菜、海帶,以免病情惡化。反之,豆腐、雪梨、銀耳、鴨肉等滋陰清潤食材則較為適合。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