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2隧3幹道腦舊殘 掟$5.7億拆彈
本港兩條過海隧道、兩條跨境大橋/通道及吐露港公路的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使用多年,已出現故障及不正常損耗情況,過去5年,在相關隧道/幹道系統每年均會發生25至73宗與交管系統相關的故障,政府早前向立法會諮詢斥資近5.7億元更換及更新交管系統及相關輔助設施,昨獲立法會財委會批核,但有議員關注顧問費佔比偏高,當局解釋就紅磡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聘請了工程顧問團隊,顧問費佔約7%。按兩隧道的工程費約需4.6億元計算,僅顧問費已佔去3,220萬元,有議員促當局檢討顧問費開支,削減支出。
立法會財委會昨日討論運輸當局申請在總目708「非經常資助金及主要系統設備」下,開設共5筆新承擔額,分別用作5條公路和隧道的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工程(見表),項目包括紅隧及西隧,另有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深港西部通道及吐露港公路的交管系統。
運輸署指,紅隧的交管系統已全天候運行超過13年,機電工程署評估指系統已逐漸老化,故障亦呈上升趨勢,若系統出現故障,便無法有效監控和協調隧道區域內的交通。西隧的交管系統更全天候運行超過27年,故障威脅亦削弱應對交通事故的能力。
有議員關注撥款中涉顧問費的開支,如機電工程署營運基金收取兩項隧道工程及3項道路工程的費用,分別為8%及16%,質疑相關分配是否「隨意」。議員陳紹雄提到深港西部通道、港珠澳大橋及吐露港公路,若透過機電工程署營運基金完成,須收取工程總額的16%;西區海底隧及紅磡海底隧道雖然亦有機電工程署營運基金,但顧問費是各8%,關注當局如何分配相關顧問費,有否檢討空間。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解釋,西隧及紅隧因為牽涉多項工程,故有聘請工程顧問團隊,另外3個項目並沒設有工程顧問。他強調,政府已壓縮顧問費用,如與獅子山隧道工程相比,本次顧問費開支佔總開支比例,由11%減至7%。不過,議員仍認為當局應進一步調節顧問支出。
機電工程署助理署長(1)姚德泰則解釋該署營運基金的費用,是按收回成本為原則,會視乎人手投放相關資源計算。由於西隧及紅隧有聘請顧問進行部分土木工程工作,已相應扣減收費;亦有按照其工程範圍釐定收費。
立法會今年3月三讀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議員鄧家彪認為雖然條例規管非公營服務提供者,但隧道足以被列為「關鍵」,關注當局是否有任何準備應對相關風險。麥震宇表示,保障隧道的電腦系統安全是其中一個重要目標,隧道作為關鍵設施確實要做好保障。他說現時共有21條具策略性道路,其中兩條需檢視未來是否有需要更新。
議員周文港關注,西隧及紅隧工程所需的費用相差三分之一,以及相關工程對於提升海底隧道交通效率有多大作用。麥震宇表示,西隧有6條行車線;紅隧只有4條,西隧的長度亦比較長。他說新系統會作自動偵測,期望10秒內可提醒控制室有關逆線行駛、有人闖入、交通意外等情況。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